东北网鸡西8月15日电 冯骥才作为作家,喜爱他的读者说,他的作品扎根于民间,来自于乡土。
作为文化研究者,关注他的学者说,他有着博大的文化责任感。
今天,他不惜花费毕生积蓄,不惜年高劳顿,高擎起守望文化大旗,成为保护民间文化的旗手。
保护我们的根
“我自近日起就要各处乱跑去考察民间文化,无法坐在家里,所以只好暂且关上我的博客的门。对不住了,后会有期。”自今年2月16日冯骥才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出告示。用天津话来说,冯骥才要忙嘛呢?日前,冯骥才的回答就从“忙嘛呢”开始:“最近一直忙着古村落保护高峰论坛。通过论坛研究古村落不同的保护方式,并与当地政府配合,把保护方案一个一个确定下来。之后,进行一系列的考察活动,比如苏州桃花坞调查、比如南通蓝印花布基地挂牌等。”日程表排得很满。
“再不忙,我们的根就快没了。”经过去年大半年的下乡调查,跑了7个省份,冯骥才越来越感到,古村落内在的、沉甸甸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被抽空。贵州东南部有的苗寨居民不说苗语,其他少数民族村寨的年轻人不穿民族服装了。在南方一些富裕的小县城,冯骥才发现生活富足的农民在建设自己家园时,在村落中修建起一座座微型的“艾菲尔铁塔”,或是小型的卢浮宫,而中国的飞檐翘角、宇榭楼台早已淡出视野,退出记忆。长此以往,十几年后,我们传统的东西就都没有了。我们无法阻止一个时代的变化,但是,文化,我们必须挽留。”冯骥才说。
知识分子有责任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也要有自己的文化遗产日,尤其是在全球化、商业流行文化像沙尘暴一样地弥漫当中,应该对我们的文化有一种崇敬心理。”比如,一个城市的建筑特色主要还是它的民居。例如,北京的特征主要不是在天坛和颐和园里面,而是在大量的四合院和胡同里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居体现地域性格,历史街区往往是这个城市记忆的载体。如果我们把它的历史遗存全部拆掉了,它的生命就失去了。
他呼吁中国知识分子应担负起在保护传统建筑上的责任。他说,巴黎的历史保护为什么做得这么好,实际上是三个作家起了作用:雨果,他写了《向拆房者宣战》;梅里美,他成立了一个古典建筑的监督委员会;马尔乐夫,他提出在全法国进行文化普查。正是这种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使法国文化保留了他们的根。中国知识分子也应反省一下,在时代变迁过程中应承担什么责任。中国传统文化大到一个古村落,小到一个荷包,都需要我们抢救和保护,否则将在我们手中消失。留住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守望精神家园的责任应当由文化界承担,但现实却是我们的文人、知识分子,大多在旁观。
令他欣喜的是,中国现在终于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为了责任“不务正业”
冯骥才是作家,也是画家。在他事业辉煌的时候,即上世纪90年代,他却全身心地投入到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中去,以至于招来“不务正业”的指责。对此,冯骥才表示,“我们是讲责任的一代。”今年春节,冯骥才创作完成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姐妹篇――《抬头老婆低头汉》,发表在最新的《上海文学》上。他说,作为一名小说家,理所当然要把写作当成正业,但在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遭遇文化同质化的困境时,知识分子的首要任务是守望本民族的文化。“我现在是急于写我的小说,急于画我的画呢?还是急于到文化的第一线去,到田野里去,到民间去?毫无疑问,我会选择后者,自己的良心。”
“我曾经说过‘民间文化要拨打120急救电话’。”他想当好这个“120”,但60多岁的冯骥才有时候也会觉得很疲倦。不过,一旦有个电话打过来,说到一个好的街区或村落要被拆掉的时候,他再累也会跑去。
这就是冯骥才――“不务正业”的作家,守护民间文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