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8月11日电 据文汇报报道,在都江堰地震灾区,一部分失去孩子的母亲准备重新当妈妈,但她们中的一些人却面临生育难题。地震灾难带来的精神压力、年龄因素、夫妻感情以及医疗检查设备的缺失等因素综合在一起,为她们再次生育增添了难度。上海开展对口支援,特殊的再生育指导援助显得刻不容缓……
干预需要争分夺秒
上海对口支援医疗队队员、瑞金医院妇产科医生薛梅从7月22日起每周一次在都江堰市向峨乡对这些渴求再生育的母亲进行健康宣教。几周下来,她发现,尽管政府已经在灾区调整了计生政策,但这些母亲缺乏系统的再生育指导,一些内分泌检查的设备在都江堰市也极其匮乏。
与薛梅共同下乡探访的还有瑞金医院妇产科护士长王良凤和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高竞。医护人员们都表示,尽管困难很大,但能做一点是一点,关键是要争分夺秒地让高龄母亲、让受过心理创伤的母亲得到再生育的指导。“时间是关键,越早干预效果越好。”薛梅医生昨天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她非常渴望这里也能有一套内分泌检查设备,这样就可以尽快判断这些母亲内分泌失调的程度,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可惜,这样的设备只有成都才有。
高龄也是一大阻力
在都江堰,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干预的母亲其实有很多。在聚源中学失去孩子的400多位母亲中,有100多人出现了生育难题。7月28日、29日,薛梅和同事们为这100多人进行了第二次检查,结果发现,他们中有的患有高血压、有的肝功能不正常、有的患有子宫肌瘤,还有6名母亲被初步诊断为宫颈癌嫌疑。
即便对身体尚无明显异常的母亲而言,年龄也是困扰她们再当妈妈的一大阻力。大部分母亲的年龄都在36—38岁之间,薛梅甚至还遇到了一位46岁的母亲。“由于受到多重打击,一些妈妈的心理受到了创伤,而这些伤害又导致了内分泌失调,很可能带来不孕。”薛梅说。
除此之外,夫妻之间的感情也是困扰再生育的问题。医生们希望这些不再热恋的夫妻能够重新寻回感情中的默契,更有激情和耐心等待宝宝的到来。
建再生育健康档案
相比位于市中心的聚源中学,地处山区的向峨中学的丧儿母亲们还未能接受相关的医疗普查。地震时,向峨中学除一个班40名学生在上体育课和从废墟中救出的12名师生外,其余400多名师生全部遇难。这些母亲分散在向峨乡的11个村。
薛梅等决心一个一个村地探访,为每一个希望再怀孕的母亲建立再生育健康档案,提供她们需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