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9月25日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农村包产到户为标志的改革率先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已30年,回眸这30年,可谓历尽时代风云和历史沿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伴随着3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央始终对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高度重视。从改革开放的初期到2007年,中央就以9个“一号文件”,指导着不同时期农村改革开放前进的步伐。3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市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
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即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1984年全国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的第一个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从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谈话》,是农村改革的第二个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推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发展乡镇企业;从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到1998年10月召开党的十五届三中前,是农村改革的第三个阶段,改革的重点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减轻农民负担。从1998年10月至今,是农村改革的快速推进阶段,出现了改革力度最大、投入资金最多、效果最明显的一个“黄金发展期”。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农村经济有了质的飞跃,在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政策的指导下,农业生产迅猛发展,农村经济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态势。三十年来,我市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生态建设,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耕地面积由1978年的21.8万公顷增加到2007年的41.8万公顷。粮食产量不断跃上新台阶,1978-1995年粮食产量始终保持在10亿斤上下,经过几年的努力,1996年突破20亿斤的关口,1997-2004年中有4年产量超过26亿斤,2005年突破30亿斤大关, 2007年产量达到37.5亿斤,创历史最好水平,是1978年的3.4倍,30年来粮食产量以年均4.3%的速度递增。
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在保持总量迅速扩增的同时,在依靠科技、品种改良、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提高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使土地产出率大大提高。土地产出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978年到2007年,粮食作物平均亩产由213公斤增加到337公斤,增长了58.2%。其中: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平均亩产由227公斤、77公斤、188公斤和125公斤分别增加到498公斤、198公斤、472公斤和137公斤,分别增长了119.4%、157.1%、151.1%和9.6%。
二、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村经济呈现多元化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出现快速增长,以此为契机,我市从发挥经济优势和资源优势出发,因地制宜地对单一的农业结构进行全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随着政策、市场、价格等不断调整而发生变化。首先无论是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品种结构都向着多样化、优质化方向发展。其次,在大农业内部由过去只重视种植业生产转变为农、林、牧、渔、服五业俱兴,特别是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在农林牧渔服务业各业全面发展的同时,农业比重下降,林牧渔服务业比重上升。农业产值比重由1978年的80.7%下降到2007年的57.7%,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比重则增加了23个百分点。同时,调整了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结构,农村二、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农村经济成份呈现多元化。
三、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
在30年的改革进程中,我市畜牧业得到稳步发展。以前牲畜的饲养大都分散在农户家中,饲养规模很小,进入90年中后期,我市各级政府积极探索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在充分调研我市的地理优势、饲养条件、市场流通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市农村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新思路,即在自繁自育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规模饲养,并在政策上和经济上给予支持,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科技含量进一步增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快,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通过几年努力,我市畜牧业发展已见成效。到2007年我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9.9%,比1978年的10.7%,提高了19.2个百分点,畜牧业生产对我市农业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畜禽存出栏大幅度增长,生猪存栏由1978年的26.4万头增加到2007年的42.5万头,增长61.0%,年均增长1.7%;羊存栏由1978年的4.4万只增加到2007年的32.5万只,增长6.4倍,年均增长7%;家禽存栏由1978年的84.7万只增加到2007年的538.2万只,增长5.4倍,年均增长6.6%。畜产品产量也大幅度提高,肉类总产量2007年达到9.5万吨,是1978年的10.5倍,年均增长8.4%;牛奶产量7.9万吨,是1978年的83.3倍,年均增长16.5%;禽蛋产量4.1万吨,是1978年的9.8倍,年均增长8.2%。
四、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劳动力资源配置优化
改革开放以前,我市农村劳动力大都集中在农业生产中,只有极少数劳动力在当时的社队办企业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业生产。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的解放了农村劳动力,终结了过去集体出工、挣工分的劳动制度,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支配时间增多。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政策的放宽,农民开始利用剩余时间从事一些小商业和开办家庭作坊经营一些农民需求的简单的农产品加工、服务等行业。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90年代,乡镇企业在我市崛起,一部分从土地上分离出来的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务工,从此带动了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大潮。这个时期,劳动力的转移还大多是以“离土不离乡”的形式在本乡镇地域务工,从90年代后期开始,市场经济的确立彻底打破了区域、行业限制,农民务工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自主经营、自主创业、外出务工等多渠道的务工形式涌现,从事的行业涵盖了国民经济各个行业。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求,我市加大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力度,一是由政府了解外地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通过相关的劳务市场,组织务工人员外出;二是实施了“阳光工程”,对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进行就业前技能培训,以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三是鼓励支持农村个体和民营经济发展。2007年底,我市乡村从业人员32.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5.1万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76.3%,比1978年下降7.6个百分点。
五、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改革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改革使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保障之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就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改革开放3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多项政策和措施引导和鼓励农民脱贫致富,从80年代的粮食保护价、粮食最低收购价、发展集体经济和多种经营,到90年代后的劳务经济、清理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农村税费改革等等,都是保护农民收入增长的具体措施。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民的收入问题再次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本着“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取消农业税,对粮食种植实行直补,对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的农户实行补贴。我市各级政府也高度重视农民增收的问题,除了落实中央的相关政策外,结合我市农村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应的保障我市农民增收的措施,如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设施农业、做大做强畜牧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等。通过各项政策的落实,使我市农民收入稳步增长,近几年我市农民收入均保持在10%以上的增幅。2007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68元,比1978年的133元,增长34.8倍,翻了5番多,年均增长13.1%。
在3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伴随着“包产到户”、“土地承包”、 “乡镇企业”、“市场调节”、“劳务经济”、“农民增收”、“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两免一补”、“新农村建设”……不同时期的一些关键词,折射出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梳理近三十年来农村改革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彻底改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手段和环境发生了彻底改变,农业和农村需要依靠现代科技和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阶段和目标发生了彻底改变,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首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