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经济形势不好,就业困难,因此,就业歧视问题就显得格外扎眼。北京一家超市招收员工,写明了河南人、东北人不要,被披露出来还振振有词,说是河南人喜欢偷东西,东北人喜欢打架,所以不要。
这种属于地域性歧视,此外还存在着性别歧视,很多用人单位,宁要素质差的男生,也不要素质和水平高得多的女生,理由是女生以后要生孩子,耽误事。还有学历歧视,技术要求不高的用人单位,凭空设置学历门槛,越来越高,非博士、硕士不要。过了学历门槛,有的地方还有211歧视,讲究所谓第一学历,无论应聘者是哪儿的博士,本科非211学校出身,一律挡驾,有的人面试不错,试讲也挺好,负责考查的专业人员都满意,但人事部门却以本科学历非211学校为借口,坚决不收。
这样的歧视,在多数情况下,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的,有的歧视,虽没有明码标价,但操作起来,也一点隐诲都不讲。比如性别歧视,就公开告诉你,为什么淘汰你,因为你是女的。不消说,所有的歧视都是违法甚至违宪行为,但是,恰恰在这个方面,基本上没有权益受损者较真,将歧视者告上法庭,讨个公道。
用人单位自设门槛,当然是可以的,但无论商家还是政府机关,设置门槛不能违法,或跟法律相抵触。排斥某些地域的人,当然没有道理,属于侵犯基本人权的最恶劣的违法。在中国,人们习惯对某些地域的人形成某些刻板印象,然后笼统地加以赞赏或歧视。其实,这种歧视完全属于非理性的一种感觉,中国的一个省,地域如此之广,怎么可能都是一种品行?事实上,什么地方都有好人和不怎么好的人,有的地方出了坏人,人们就会归咎为某些刻板的“省际印象”,而有些地方则不是这样。同样,某些给自己单位设置学历门槛的政府机关,也需要证明自己行为的合法性,必须对社会说明,为什么一个从前初中生就可以胜任的位置,现在非得硕士才行?如果说是单位技术含量增加了,也得拿出依据来,不能单位领导或者人事部门一句话就了事。
至于所谓的211门槛,更是荒唐,高考本来就有偶然性,就考生群体而言,也许考分能说明一点问题,但就一个个体,本科上不了一个所谓的211大学,并不意味着这个人真的没才能。用人单位用人选择,关键还是专家的专业考查,既然专业考查都通过了,就没有理由借口第一学历卡人。如果这样的卡有道理,以后,应聘者的中学和小学,都可以成为一种门槛。战国时有个笑话,说是一个人去买鞋子,事先量好了尺码,结果走时忘记了,匆忙赶回家去拿,人对他说,你用你的脚试一下不就行了吗?他回答说,我宁信度,不自信。我们现在的某些用人单位说了算的人,就是这种宁信度,不自信之辈。
当然,最大的问题是,受损害的人,对此没有严厉追究。权利是要自己来捍卫的,严格地说是要由受损害的人出头争取。世界上没有什么国度是天生守法的,遵守法律的习惯,靠所有人一起争取,尤其是靠那些遭遇侵害的人出面来为自己维权,如果连自己的权利都不知道维护,怎么可能指望出现公民权益受到保护的法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