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上山下乡四十周年之际,观看了牛年第一部反映知青体裁的电视剧——《北风那个吹》。作为一名老知青,能看到反应知青生活的电视剧,虽说是一件幸事,但仍感觉有很多遗憾。从剧情看,距离知青的生活还有些远,与当时的那个年代有很多不相符的地方,怎么看也没有感觉到我们当年知青生活的影子。与其说是知青剧,倒不如说是一部跨越世纪的姐弟恋。作者缺少知青生活的感受,也缺乏体验知青生活的经历,不管这北风怎么吹,依然惊不起我知青时的那段波澜。
第一、从剧情看,不是一部纯“知青”剧。
从《北风那个吹》整个剧情来看,几乎没有看见过知青下乡后在生产队劳动的场面,没有广大知青怎样在广阔天地里浴血奋战的火热情感为主线,体验不到知青在农村生活的那些苦辣酸甜。这部剧看后给人的感觉是生活在一个畸形时代的姐弟恋的浪漫恋情。
我认为这部电视剧不应算是一部纯“知青剧”,还在于它没有知青生活的真实感受,剧情没有反应出下乡的那个年代广大知青真实的生活画面,与《血色浪漫》《蹉跎岁月》《年轮》相比,它缺少《蹉跎岁月》中那些激动人心的场面,缺少《血色浪漫》中那些浓情和火热,也缺少《年轮》里那些情感和执著。应该是一部跨越20多年的恋情剧。
剧中整个以帅子、牛鲜花的恋情为主,从开始的为挽救帅子的监督教育到后来的帅子身患绝症退居海边那个幽静的小木屋。从头到尾都是描写两个人从乡下到城里通过了几次艰辛的努力以及与刘青的感情纠葛为发展脉络的,很多都是反映牛鲜花的诚实、洒脱、真情、大义、以及宽阔的胸怀。全剧贯穿着一个不是知青的人为主角,用所有的知青来作为陪衬,而把所有的知青都刻画的那么缺点,论怎么看,都感觉别扭。
二、知青的形象欠佳。
我不反对本剧对牛鲜花的形象的塑造,只是感觉对知青的塑造不确切,我不敢说是把知青描写的一无是处,但确实把知青描写的象一群散、懒要命的流浪人一样,只是知道搞对象、小偷小摸、打仗斗殴、未婚先育、勾心斗角,像是一群没有教育,没有志向的青年人。
从几位知青主要人物的刻画的情节来看,男知青没有一位是血气方刚、追求上进、而有志向的男儿,女知青也没有一位是有理想、有品质、有作为的优秀女知青;知青点,也不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给人留下的印象的竟是那些吃喝、懒惰、偷盗、不务正业、简直就是一群窝里斗的乌合之众!不信,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全剧就那么一个好人----牛鲜花,可惜,她不是知青!综上所述;该剧不得不承认对知青的经历描述的太少了!把知青那段心酸苦辣的悲惨历史篡改的太不尽人意了!这部剧要说作为知青剧,不得不遗憾的说;这是我看过所有知青剧中,算是最差的一部。
三、那个飘舞的红纱巾。
剧情的背景场面是白雪皑皑的北国大地,青松挺拔,旷野空空,帅子被铁姑娘押着去往大队的路上,牛鲜花戴的比纸还薄的那个红纱巾被吹掉,飞舞在蓝天白雪之间,帅子为了给牛拣回那条纱巾,谎称上厕所,跑了很远远的路,为牛鲜花追回了那条红纱巾。这个情节本身就不实际。我作为北方人,下乡在北大荒和知青一样都有这样深深体会,这个寒冷场面,头上戴这样一块纱巾是绝对不可能的事。非除牛鲜花是个傻子,不然,是不会在这个寒冷的季节带这个比纸还要薄的红纱巾的,这和不戴有什么区别?帅子手舞红纱巾的那个镜头算是作者的一大败笔。
四、返城后的几处疑点。
凡是过来的知青都知道返城的那个年代,我们还面临着文革动乱时期的百废待兴,不论是吃、穿、住、行都要凭票供应,帅子自己本人基本都难保糊口,更是让人想象不出帅子还带回来三个人(那时叫没户口的,那时粮食一般每人/每月28斤,肉类、副食品、豆腐、酒类以烟及衣服、布匹、棉花等全都凭票供应),返城的人流中,很多知青都经过了一段自身的努力才能结婚(除一少部分家境相对好些),一般都要参加工作几年才能积攒一些钱来用于结婚或建房,真难想象这三个没有供应条件的人怎样生活?(那时候不允许做小买卖)。
五、那双可疑的芭蕾舞鞋。
帅子从68年下乡以来到75--76年搞文艺演出,还藏个一双芭蕾舞的演出鞋,真让人觉得可笑。难道帅子早就有预见,以后能用上这双芭蕾舞鞋?就是能,帅子在临下乡怎么会弄到一双芭蕾舞鞋呢?我想他下乡正是68年的文革时期,芭蕾舞鞋在城市也算是难得一见,就拿哈尔滨这个北方大城市来说,虽然这个城市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应该是接受西方文化比较早、比较多、比较快的城市,要买双芭蕾舞鞋也是很难的,就是真的有,也需要有芭蕾舞团的或文艺宣传队的介绍信才能买的。据我所知,当时只能有两个芭蕾舞剧能用上这种鞋,一个是前苏联的《天鹅湖》,一个是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那时能欣赏到这样的剧目,一年也不知道能不能有一次。这双芭蕾舞鞋在当时能出现,真是一奇观。疑点还有很多、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全当一点瑕疵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