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纳原名李淑源,女,彝族,云南路南人,中共党员。20世纪30年代初在昆明昆华女中读书。1940年奔赴延安,入中国女子大学学习,1942年考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毕业后任延安中学语文教师兼年级班主任。抗战胜利后,历任《东北日报》副刊编辑,作家协会作家支部驻会作家,安徽文联专业作家,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作家出版社编审,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六、七届全委会名誉委员,少数民族作家协会常务理事。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煤》、《明净的水》,中短篇小说集《李纳小说选》,散文集《弱光下的留影》,《朱丹传》等,长篇小说《刺绣者的花》获首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奖等。
1948年,李纳在《东北日报》副刊发表第一篇小说《煤》,这是她当年来鸡西矿区滴道矿采访、创作的小说,这也是鸡西历史上第一篇反映鸡西人和事的短篇小说。这段文学史却鲜为人知。
1948年春夏之际,李纳以《东北日报》编辑、记者的身份来到鸡西恒山、滴道煤矿采访两个多月。她当时住在恒山东北工人学校,认识了许多工人,听了工人两次诉苦课,并与他们亲切交谈,了解了工人的思想和生活。期间李纳还下过矿井,目睹了矿工的辛苦,也见过冒顶之后死伤的矿工,她不禁痛哭失声。因此,李纳对煤矿有着割不断的感情,在《东北日报》上发表了《矿工需要文艺》的文章。《中国煤炭报》创刊有她写的文章。李纳痛恨有些人浪费煤,更痛恨一些人瞧不起“煤黑子”。
李纳根据对矿区的采访观察和间接材料,创作了短篇小说《煤》,发表在1948年的《东北日报》上。并刊于1949年2月1日香港《小说》月刊第2卷第二期。这篇优秀短篇小说《煤》的梗概是:哈尔滨一个有名的小偷,外号“无人管”。他蹲过几次监狱,但毫无悔改,公开宣称:“监狱就是我的家,长久不来还想它呢!”他行窃的人生哲学是:“皮袄谁穿谁暖和,吃饭谁吃谁饱。”他被判刑后,送到鸡西滴道煤矿劳动改造。起初,他好吃懒做,装病不出工,偷合作社的肉吃。大家批评他,他不但不听,反而质问大家:“名誉多少钱1斤?”工会陈主任对他反复耐心教育和帮助,矿领导关心他,照顾他,把他妻子接到矿山来,让他全家团聚,又分他房子和家具,预支工资,使他与家人安居乐业。他非常感动,决心革面自新。后来在矿大生产竞赛中立功免刑,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工人阶级的一员,认识了煤的价值:“咱们现在吃煤、穿煤,国家用的是煤,哪一家离得了煤?煤真是宝啊!”这也证明了“能使废铁化成钢”的真理。东北工人学校文工团第二任团长蓝澄根据这篇优秀小说《煤》的故事情节改编成歌舞剧《废铁炼成钢》,在矿区巡回演出,颇受好评。
描写工人生活的作品短篇小说《煤》发表后,一时轰动文坛。东北总工会主席李立之打电话向李纳祝贺,著名作家叶圣陶和端木蕻良都写了评论文章。肯定了李纳在人物刻画和群众语言的应用上所取得的成功。美国杂志《群众与主流》、苏联及东欧国家的杂志也都译载了《煤》。此后,李纳相继发表了表现东北人民在艰苦岁月里忘我支援东北抗联的短篇小说《父亲》、《不愿做奴隶的人》和以工人生活为题材的《出路》、《姜师傅》,与《煤》这五篇小说结集为《煤》,列入“收获文艺”丛书,于1951年由工人出版社出版。
此外,李纳在鸡西矿区还采写了《张正喜》、《煤黑子当了矿长》和人称老龙王的治水技工刘同和的先进事迹等,发表在《东北日报》和《东北画报》上。她的作品语言朴实,生活气息颇浓,真实地向人们展示了当年鸡西各矿工翻身做主人,积极投入到大生产竞赛中,支援解放战争做贡献的风采。尤其小说《煤》,是我们研究鸡西解放初期文学史不可缺少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