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海南博鳌,海阔帆舞,天高风暖。各方嘉宾相聚一堂,共商亚洲和亚洲同世界各地区发展大计。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亚洲国家要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要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振奋人心的演讲,赢得会场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国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习主席阐述的理念为亚洲国家携手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提供了中国智慧,是有利于亚洲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真知灼见。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追求经济转型等措施,推动经济在新常态下实现高质量增长,将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体现出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大国胸怀
“习主席提出的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哲学,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习主席指出,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低增长、低通胀、低需求同高失业、高债务、高泡沫等风险交织的问题,非常重要,需要大家深入研究”……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各个分论坛上,习近平主席主旨演讲引发人们不断思考。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表示,这一演讲让他对习主席的命运共同体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演讲也对我们的努力寄予了巨大的期待,我们将按照这一构想不断努力”。
在博鳌亚洲论坛新任理事、泰国前副总理素拉杰看来,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提出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观点,非常有价值。命运共同体这一哲学理念给人们深刻启示,亚洲国家之间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对话解决。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对习近平主席提出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深有感触。他认为,单一文明内部需要交流,不同的文明之间更需要交流,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这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非常有必要。
“我特别喜欢习近平主席说的一句话——‘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陆克文说,“‘一带一路’是一个整体规划,各国都应该认识到其涉及面很大。中国为什么推动‘一带一路’?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当前区域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共同需求。”
给“金砖之父”、英国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习主席主旨演讲中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表述。在他看来,中国领导人对于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表达的信心很了不起。
中国人强调双赢、共赢,这不仅仅是口头修辞。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从中国在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看出了中国的决心,也看到了中国的行动。
习近平主席强调亚洲命运共同体,有助于促进亚洲各文明兼容并包,发展共生共享,推动各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实现亚洲共同繁荣。非洲野生动物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伯金认为,习近平主席的演讲展现了中国发展的大视野,对世界命运的大视野,涉及到了人类和平与繁荣的重大命题。当今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世界,强调命运共同体意识具有尤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展示出中国与亚洲和世界追求共赢发展的意愿
在现场听取了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级研究员胡逸山表示,习主席主动提出包括亚投行在内的多边发展机构可相辅相成,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外界对亚投行的刻板印象。能源与资源安全更是本区域共同关注的重点。“习主席的讲话展现了中国在区域安全方面的稳重和自信,中国愿意与区域内外各方携手共促区域安全,周边国家感到踏实、放心。”胡逸山说,“动荡战争不符合中国利益,通过武力来达到发展目标是注定失败的。东南亚国家颇有同感,也希望中国继续在区域安全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
关于“一带一路”区域发展规划,胡逸山认为,中国过去一年多来不断咨询周边国家的意见,现在规划终于出台。他希望新加坡早日与中国携手落实规划,促进互惠互利。他表示,亚洲国家尤其应重视人员的自由往来,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海洋合作可由中国牵头,从而更好地促进周边各国的港口建设和物流拓展等。
英国华威大学商学院教授卡迈勒·麦拉吉关注“一带一路”倡议有了更多具体细节。他发现,从诸如亚投行这样的具体战略实施安排,到指引区域内国家共同合作、共同行动的命运共同体概念,通过博鳌论坛我们了解到更多。“一带一路”的构想不仅仅包括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的建设,更是为了打造区域内共同的经济命运,打造一个更具竞争力、更具活力的世界经济增长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带一路”构想得到区域内外的大力支持。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以及各项文件告诉人们,区域内国家的共同目标、共同理解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力量源泉。要充分实现“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需要区域内所有国家紧密合作。
独行快,众行远。南非约翰内斯堡市议会多数党领袖办公室研究员看到了中国与亚洲和世界追求共赢发展的意愿。他也相信,中国不断追求经济转型、深化改革开放等措施,将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综合本报记者吴绮敏、胡泽曦、赵明昊、赵成、俞懿春、李应齐、倪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