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611日讯 (鸡西日报记者 陈敏 孟庆华)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成长发育、塑造品格的重要阶段,也是德育的启蒙阶段。自2010年开始,虎林市关工委在虎林市各小学校开展了以爱心、诚实、守信、宽容、礼让为主要内容的“道德银行”储蓄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好事积少成多,做善事由小到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报恩,在做好事过程中享受快乐、健康成长。九年来的爱心领跑,“道德银行”在虎林各小学绽放出万紫千红的花朵,“道德馨香”沁润着虎林万千学子的心灵。
创新形式 “道德银行”引领德育教育
2010年3月4日,一场由虎林市关工委和教育局联合发起的“爱心道德长跑”活动启动仪式在虎林市第一小学举行。随着一本本“爱心道德银行存折”发放到学生手中,一种以“道德银行”储蓄活动为载体的新型德育模式在虎林各小学校铺开。
“道德银行”是引入银行管理理念,模仿银行运行机制,规范学生行为,培养良好习惯的一种活动形式。它是以银行储蓄的形式,把学生个人的各种有益表现,存入“道德银行”,根据“道德币”的多少对学生道德养成进行评价。“道德币”主要来源于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个方面的表现。
“道德银行”设立“总行”、“支行”、“储蓄所”,设计爱心银行“储蓄所”汇总表“支行”汇总表“总行”汇总表和“爱心存折”。“总行”设在学校关工小组和大队部,各班级的中队就是“支行”,中队再分四个小组就是“储蓄所”。学校给每名学生发放一个“爱心道德银行存折”,存折上设有日期、爱心储蓄内容、见证人签字等项目,学生可以把每天在学校、家里或社会上自己的爱心善举记录下来,这些行动换算成储蓄分。每周储蓄所向“支行”汇报,“支行”向“总行”汇报,“总行”进行统计、分析、汇总,每个月学校要集中表彰一次……这种新颖别致的德育模式引起了广大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爱的种子通过“道德银行”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衍生裂变 各种形式“道德银行”遍地开花
“道德银行”储蓄活动对小学生成长关键期“三观”形成的引领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也引起各学校对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他们依托“道德银行”为载体,不断丰富德育工作形式与内容,延长爱心轨迹,使德育之花在虎林各小学绽放。
最早开展“道德银行”活动的虎林市第一小学,不断总结经验,以开展各种不同的主题教育活动,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举行“腾飞的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华魂演讲比赛,开展“烈士纪念日”主题班会、小型诗会等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引导学生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一个个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将爱国、友善、博爱等道德思想植入学生心中。
虎林市实验小学则利用UMU互动学习平台,吸引家长到网络平台上互动,随时将孩子的良好习惯及爱心善举用照片和短视频的方式传到班级UMU互动平台,家长、班主任可以随时浏览和相互学习。现在,全校1503名小学生均已成为“道德银行”的储户,“家校UMU互动平台”里面,共存储了孩子所做的好人好事3万多件。
“道德银行”活动的开展,还催生了虎林市第三小学的“一米阳光志愿者服务队”,实验小学的“大鹏助残”、“孝心敬老”志愿者小分队等,展示了“道德银行”储蓄活动的成果。
德润心灵 莘莘学子健康“拔节孕穗”
“道德银行”储蓄活动开展九年来,在各方的努力下,培养和造就了虎林市广大小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学校操场上的垃圾争着捡了,同学有困难抢着帮了,不文明的现象有人批评了……关心集体、热爱劳动、文明礼貌、勤奋好学、遵规守纪,已成为一种良好习惯。如一年级学生孙悦博在“爱心存折”上写道:“同桌今天没带铅笔,我将我最喜欢的铅笔送给他用了。”一位家长说:“以往一向逆反的孩子每天都会帮我做做家务。这要谢谢学校的‘道德银行’!”
“道德银行”储户日益增加,现在虎林市已有6500名同学成为“道德银行”储户,共计做好事九万多件。先后涌现出朴玉华、徐子涵、关庆丰等“雷锋式好少年”600余名,有效地促进了小学生的道德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