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滴道区关工委主任陈凯民
2009年,退休后的陈凯民被滴道区委任命为区关工委主任。六年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事业中,区关工委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他本人被授予先进集体标兵称号。
知难而上 开拓进取
上任之初,区关工委办公室只有一张桌子、两把破椅子,纸屑满地。要想开展工作,首先要配齐软硬件。陈凯民经过认真统计,向区委主管领导请示帮助解决并得到支持,很快,电脑、桌椅、卷柜等办公设备及用品运送至关工委办公室。凭借几十年的工作经验,陈凯民采取老干部局推荐、真诚邀请、登门拜访的方法,请有爱心、有能力、有威望的老干部“出山”,组建滴道区关工委领导班子。不到两周时间,全区7个关工委、41个关工领导小组陆续建立起来,覆盖全区的关工组织网络基本形成。陈凯民非常注重队伍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定期组织基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进行学习培训,仅去年就举办各种培训班10次,受培训的“五老”、“十大员”达350人次。全区“五老”、“十大员”队伍已发展到536人。
作风扎实 勇于创新
陈凯民患有心脏病,平时衣兜里总要揣着药物。到区关工委后,他没因病耽误过工作。2009年,他率领关工委的其他成员连续几个月下基层,心脏不适时,吃点药暂时缓解一下就又投入工作,全区的社区、村屯、学校留下他耕耘的足迹。通过调查,他结合各基层关工组织不同情况、特点,分别制定出活动目标、内容,创新地提出与实施以“一爱”、“二乐”、“三教”、“四看”、“五帮”、“六进”、“七有”为内容的“七项工程”建设,指导基层关工委认真开展“中国梦”教育、创建青少年“零犯罪”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多项活动。同时构建“老少同乐”文化活动平台,努力为有特长的“五老”人员和青少年拓展文化活动空间,用社会主义文化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2010年,他组建起滴道区“双阳红”歌友团,现有团员40余人。他们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每逢重大节日,都在滴道区政府会议大厅和区人民广场举行盛大演出。陈凯民精心设计指导组建了社区、农村十几个“双阳红”歌友团。2014年以来,举行以“惠民生,老少同乐”为主题的大型演出4场,基层歌友团演出32场,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工作务实 讲求实效
多年来,陈凯民借关工委平台,扎扎实实地为青少年做好事、做实事。
2014年5月,陈凯民到光华社区关工小组了解情况时,遇到一个特殊群体:星星雨特教班。走进教室,他看到8个智障孩子挤在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教室上课。特教老师尚淑荣说:“十几年前,我从齐齐哈尔师大毕业,因回家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孩子,在家办起了补习班,几个患病孩子的妈妈很信任我,就把孩子托付给我,一干就是15年......”陈凯民当即表态:帮助其改善办班条件,要长期地帮扶这些患病孩子。5月末,他带领关工委的工作人员给星星雨特教班的老师和孩子送去了节日礼物,与他们共庆儿童节。同年9月,陈凯民得知特教班房屋动迁的消息,及时向主区管领导汇报,为特教班争取了一处75平方米的教室,还可以免交供热费。2014年,滴道学校五年级学生刘西蒙患上白血病,学校第一时间组织捐款5.3万元。陈凯民得知消息后,协调市、区慈善机构为其捐款2万元。
多年来,陈凯民为青少年做的好事、实事数不胜数,赢得了社会的赞誉。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乐此不疲的敬业精神,也成为滴道区各级关工组织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