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市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讲话精神纪实
东北网鸡西2月13日讯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被冰雪覆盖下的密山市,大地洁白,万物沉寂。是冷锁住了人们的双手,是雪挡住了人们的脚步。
多少年来,密山市冬季旅游处于断层、停摆状态;密山市经济也被“冷冻”起来。2016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黑龙江代表团讨论时指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论断,一语中的黑龙江经济的“短板”,唤醒了人们发现了冰雪下的“宝藏”和商机。人们不再是插起袖管,抱着膀子的清闲和等待的“猫冬”,冬季里“撸起袖子使劲干”的热潮不断迭起。
密山市委、市政府强调,冷是资源,雪也是资源,抓住冷资源,就是牵住了经济的“牛鼻子”,将冬季恶劣的环境反作用于经济发展,打造密山市经济“暖冬”现象。
“炒热”了冰雪
密山市政府网、密山市委发布网、密山旅游网、密山微生活网,对外发布密山市的冰雪景观。冰雪下的湖泊,冰雪下的兴凯湖湿地,冰雪下的松阿察河雾凇,冰雪下的湖岗雪伞,冰雪下的兴凯湖冬捕,冰雪下的蜂蜜山雪冠,冰雪下的将军湖盛景,房顶卧着雪、挂着大红灯笼、苞米穗子的农家雪村等百万张大冰雪、大森林、大界湖、大湿地的冬景照片,像雪片一样,覆盖全球。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工作人员张玉山,美国加州市美籍华人李强,新西兰的留学生韩静等国内外上千人点赞着冬日的密山市,留言:密山,北大荒的腹地,银装素裹,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心驰神往。
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浙江日报等全国上百家的媒体也“亮晒”出冰雪,打出了密山市冬天“大美”的旅游名片。
“传热”了冰雪
中俄冰雪文化融合一起。密山市把2016年定为“中俄冰雪文化交流年”。将中俄冰雪文化嫁接,形成中俄冰雪旅游的“一带一路”,密山口岸打开了冬季旅游的大门,密山市3家国际旅行社与俄罗斯5家旅行社挂钩,密山冰雪游、俄罗斯冰雪游,国内外冰雪游一票到底,一票难求。
2016年12月31日,400名俄罗斯游人到密山市玩冰雪、看中医、住农家、包饺子、过新年,舞步跳起来,歌声嗨起来,精神抖起来,中俄旅游转暖回升了。
“加热”了冰雪
密山市素有“剪纸之乡”之称。密山市千幅冰雪剪纸作品,被俄罗斯游人捧为珍品;密山市素有“绘画之乡”之称。密山市上万幅以冰雪为题材的油画、国画,冬季里出炉;密山市素有“北大荒文化之源”之称。密山市文联向全国征集冰雪文化的诗歌、散文等上千件优秀作品,密山市冰雪文化刮起了“大旋风”,以丰厚冰雪文化为底蕴的密山市冬季冰雪内涵丰富。
传统文化在冰雪中传承。1月15日,在凛冽的寒风中,在冰雪皑皑的兴凯湖上,上演了“兴凯湖首届渔猎把头节”。参观的人达千人以上,其场景与吉林查干湖冬捕不相上下,渔翁祭祀、凿冰、下网,冰面歌舞、冰面漂移、冰面舞狮、冰面小吃,冰上的兴凯湖热闹起来。人们用各种方式传承着兴凯湖畔满族祖先肃慎的文化。兴凯湖冬捕、将军湖冬捕等冰雪活动已成为文化软实力的支撑点。
“亲热”了冰雪
密山市旅游局局长陈精阐述着冰雪产生的“新动能”:冰雪资源、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形成冰雪产业,助力着冰雪经济。
将军湖新乐园滑雪场、开心农场冬季戏雪主题公园、荷香园冰雪大世界、蜂蜜山滑雪度假区相继开园,冰雪成了看点,成了卖点。滑雪、滑冰、冰上自行车、雪地摩托车比赛,赛事不断;冰雪迷宫,巨幅雪雕,让游人趣味横生。
游人开始热衷冰雪旅游。冰雪游乐园按着游人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型冰灯、大型跑道、大型游乐设施等,逐渐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接轨。
密山汽车越野冰雪场地穿越,蜂蜜山冰雪极力挑战赛等体育赛事的举办,刺激、过瘾、解渴。车手们过冰面,爬上坡,越山谷,冲沟坎,挑战着气候极限,挑战着身体极限,挑战着技能极限。密山市冰雪汽车挑战赛已经形成冰雪旅游的“新常态”。
2016年,全省“全民冰雪活动日”让万名市民走出家门,走向冰雪。当日,湖面上、冰雪游乐园等冬季活动场所热闹非凡。堆雪人、打雪仗、做雪雕,冰雪成为人们热宠,人们感受到了冰雪带来的乐趣。
速滑成为人们健身的项目,5所中小学开展了冰上项目,2所小型的滑冰场对游人开放,密山速滑爱好者达千人。
冰雪产生拉动,热了宾馆。落榻皮革城大酒店、密山宾馆,得事先预定,否则,没了床位;火了农家院。白鱼湾镇老侯婆饭庄等农家游,没有星期礼拜天,游人不减。
冰雪成为人们新年的一道大餐。冰雪场地春节对游人开放,特别是外地回家过年的人们,心怀乡愁,与家人一起户外赏冰玩雪。这个年,过得太美了,是冰雪丰富了年味。久居天津回家过年的张女士说。
来自密山市旅游局的消息,密山市冬季接待游客近30万人。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已逐渐地成为密山市寒冬中的经济助推器,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