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市民烧纸后留下的灰堆。
图为:环卫工人清理灰堆。
图为:环卫工人清扫路面。
图为:环卫工人清扫路面。
东北网鸡西4月4日讯 (记者:张秋红)清明节前夕,人们会以各种方式缅怀英烈、祭奠逝者、悼念先人、以寄哀思,有人选择到祭扫场所缅怀逝去的亲人,也有人选择在家门口用烧纸钱的方式祭祀。纸钱燃烧后,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堆堆纸灰和一片片焦黑,也给环卫工人加大了工作量。近年来,每当清明节来临,我市都在一些路段路口设立专门用于祭祀的专用焚烧箱,到了晚上,这些焚烧箱前会排起了长队,人们轮流烧纸用于祭祀亲人。
4月3日晚,记者在和平南大街南岗附近的新兴路看到,一些市民正在专用焚烧箱里进行烧纸。一位等待中的中年女士告诉记者,过去都是在路口画圈烧纸,不仅污染环境,环卫工人扫纸灰也很费劲,现在在这里烧纸比较环保,不再担心纸灰乱飞了。在地上烧纸,遇到风后带着火星的纸灰被刮得到处都是,存在着极大的防火安全隐患,现在就不再担心防火安全的事了。
在一些主要街路,执法局的工作人员正在看管着路面,规劝着烧纸的人们到指定场所焚烧纸钱。
但在一些背街巷道,还是有一些市民在路口烧纸,他们用树枝在地面上画个圈,将纸钱引着火后放进圈内,一边烧纸一边嘴里还念叨着,黑烟一直往上飘,火星也随风乱窜。待纸全部烧完,地面上留下一堆黑色的纸灰,当有汽车驶过,纸灰漫天飞扬。烧过的路面一堆堆纸灰随着风到处飘落,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浓重的烟灰味。环卫局的夜班工人也在忙碌着,市民烧完纸后,环卫工人随烧随扫,清扫车也在洒水清扫路面。
4日早3点30分,在南山路上,环卫工人已经在清扫路面了。一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我干环卫工作已经十年了,以前,最怵的就是清明节、七月十五等祭祀日子清扫道路,马路上那些纸灰特别难处理。每到烧纸高峰日,从凌晨3点开始就要到责任地段清扫纸灰,没风的时候还好一些,一旦有风,纸灰刮得到处都是,再赶上阴雨天,纸灰黏附在道路上很难清理。打扫完之后我们全身上下连鼻孔里都是黑的。现在每到这种节日,路面上的纸灰少多了,清理起来也很快,我们环卫工人分成白班和夜班清扫路面,晚上能干到11点多钟,我们3点左右就开始清扫,现在人们文明祭祀的意识也有了提高,纸灰的量比过去少了很多。”
4点左右,在新兴路上,环卫工人李大姐已经清扫多时,她和同伴正在用手拾捡路上飘落的黄色纸袋。她告诉记者,在新兴路有两处烧纸焚烧箱,箱满了,环卫车就来清理,因为临近清明节这几天工作量特别大,特别是到了清明节前一两天,工作量是原来的三倍,设立了焚烧箱,市民大多都在焚烧箱里烧纸,她们清理起来就省事多了,但也有一些市民看排队等候,就在焚烧箱附近就地烧纸。
在南山路秋林门前,卖鲜花的一对老夫妻已经摆摊多时,他们3点半就摆好了摊位,为了保暖鲜花用塑料布盖着。他们告诉记者,这两天上坟的比较多,由于山上不让烧纸,所以现在很多祭祀的人都购买鲜花,用鲜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每枝3元的各色菊花卖的最好。近年来,我市也加大了文明祭祀的宣传力度,由鸡西市精神文明办、鸡西市民政局、鸡西市殡葬管理处下发的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也在新闻传媒集团各媒体上发布,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道德素质,发挥清明节在倡导社会新风、弘扬传统美德、推进殡葬改革、推行生态安葬、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等几个方面向广大市民发出倡议,倡导文明健康的祭祀方式,采取鲜花祭奠、黄色飘带祭祀、签写哀思寄语、网上祭祀等方式来表达哀思之情,倡导以安全和谐的方式祭祀,市民要服从公安、交管、城管等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引导,按祭祀和焚烧秩序,到指定地点进行祭祀活动。市城市执法局在晚上也对主要街路烧纸活动进行规劝和清理。绝大多数市民能够自觉到焚烧箱进行祭祀,文明祭祀已被越来越多市民接受,并渐成一种自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