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思考11】
发挥纪委监委工作职能
为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提供纪律保障
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 都基滨
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鸡西全面振兴发展的重要契机。省市委在年初专门召开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会议,安排部署重点工作,把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振兴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要认清存在主要问题。当前,我市在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比如:失责失信、不依法行政的问题,政策梗阻、弄权勒卡的问题,流程不优、机构臃肿的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的问题,不细不实、能力不足的问题。还比如个别干部中,有的对作风整顿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不够透,活动刚开始就盼着何时结束,存在事不关己的思想问题;有的不关心群众诉求,不想方设法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存在“假承诺”“虚公开”的问题;有的缺少瞄准突出问题严改、实改、快改的较真态度,先挑容易的问题改,对“硬骨头”问题拖着改,存在不“伤筋动骨”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导致政策和制度在“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厘米”出了岔子、失了效果。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是作风整顿的关键,鸡西市纪委监委将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的主责主业,加大监督问责力度,为我市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的纪律保障。
二要压实落靠监督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监督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充分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在下一步由市纪委和市委组织部同步组织开展的全市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中,把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做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对深化机关作风整顿工作抓的不实,走过场的要进行问责,对不作为、不担当和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以严明的纪律保障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有力有效开展。
三要认真开展集中整治活动。以纠治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为重点,开展集中整治活动,以严厉问责持续推进作风问题整改。首先要分类施策,精准查摆。区分党政综合、经济管理、执法监督、管理服务和其他5个类型部门,明确问题查摆方向。党政综合类单位重点查找思想僵化、因循守旧,效率低下、工作不落实等问题;经济管理类单位重点查找思维固化,市场观念不强,服务意识不强,推诿挚肘、明通暗卡等问题;执法监督类单位重点查找作风粗暴、衙门习气,法治观念不强、工作程序不规范等问题;管理服务类单位重点查找服务意识不强、质量不优,线条粗拉、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精准“对标”,紧盯各级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为集中整治工作“精准定位”。其次要突出重点,推进整改。把担当作为的习惯养成作为工作中的重点,用思想引领行为、用整改规范行为、用查处约束行为。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向社会公布《作风整顿专项举报公告》,设立“投诉举报专栏”,统筹纪检、巡察、信访、企业投诉中心及市长热线等举报信息资源,及时收集整理各类问题,力争做到快速弄清基本情况,找出问题症结,找准监督问责方向,做到靶向督查。切实抓好长效整改,把“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再造流程工作,督促各单位各部门建立“工作事项台账”“工作流程问题清单”“工作流程优化对比台账”“一次性告知单”“工作流程图”等制度固化下来,健全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第三要巩固提高,持续攻坚。巩固扩大作风整顿成果,把精力集中到打好打赢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上来,按照省、市委部署,持续发力,进一步深化机关作风整顿和优化营商环境活动。开展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行动,成立若干督查组,对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情况开展点对点、常态化明查暗访,下大力气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四要持续严查重惩。改变工作方式,将整治重点向基层、民生部门、窗口单位倾斜,从执纪监督层面优化我市营商环境。通过现场追踪、模拟办事、暗访群众、倒查台账、查阅资料及重点督查、专项检查、“以下看上”、电话回访等方式,开展点对点、常态化的抽查检查。对有信访、举报、群众反映问题比较突出的部门和单位,重点围绕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督办。对群众反映强烈、线索具体的问题直查快办,对查实的问题坚决纠正、问责到人,特别是对问题多发频发、动作迟缓、整改不到位、影响恶劣以及轻商坑商的地方和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开展“一案双查”,严厉追究主要领导责任。加大曝光力度,每季度在市县两级主要媒体集中通报1次反面案例,全年集中曝光不少于3次。同时,突出经济管理、执法监督等重点领域和基层一线权力运行关键岗位,持续整顿“三个坏把式”“五个坏作风”,重点聚焦“四风”新表现,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权勒卡、能力不足、不敢担当等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