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探索作风督查新途径
推动机关作风持续好转
鸡西市探索创新督查工作机制、联动方式和力量使用、成果运用,努力创新督查新方式新方法,相互借力、同向发力,形成震慑、保持态势,推动机关作风持续好转、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
整合督查力量,构建立体格局。面向全市发布了作风整顿专项举报公告,公开了举报电话及邮箱,在市政府网开设了“投诉举办专栏”,同时开办了党风政风热线问政专场,定期组织有关单位围绕突出问题集中攻坚情况,介绍整治整改成效,接受群众监督。市县两级将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年度巡察重点内容,围绕不作为乱作为、公职人员勾结“黑中介”等攻坚任务开展巡察工作,着力发现深层问题,强力促进深入整改。另外,组织市县两级人员开展“上下互动查”“横向交叉查”专项督查工作,既接力延伸,又协同动作,有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目前,已围绕“四零”创建、工作流程等6个方面开展了40余次专项督查,受理群众投诉举报21起,调查核实4起、转交督办17起(其中移交市纪委问题线索6起),办结6起。
擦亮督查探头,精准发现问题。开展了“全面体检式”和“机动点穴式”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明确了各县(市、区)和39家重点市直窗口单位的常态化检查范围,围绕六项专项清理整治设计了15类检查项目清单,集中对市县两级172家窗口单位进行了明查暗访,发现存在参会迟到和替会、窗口人员工作纪律松弛、请假制度不完善、虚报姓名规避检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开展不到位、成效不显著,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开展不深入、被动应付,窗口服务流程优化不到位、服务措施不落实、行动缓慢,“不作为、乱作为”整治重视不够、落实不力、形式主义等方面问题的80余个,下发问题整改函询单54份,督促制定整改方案,10天内上报整改情况报告。
用好督查成果,曝光问责整改。着力发挥督查问责警示教育作用,今年以来,先后分三批次公开曝光了18起“不作为、乱作为”典型案例、7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件、10起“不作为、乱作为”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件,印发反面典型通报3期,点名道姓通报了68个单位74次,依据《鸡西市“为官不为”问责办法(试行)》共问责277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重点对工作开展走形式走过场的12家单位主要领导进行了约谈。同时,对整改不到位的25个单位下达限期督办通知,实行挂账销号、对标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