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新闻网

 
关于印发《2019年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办字〔2019〕1号)
 签发时间2019-03-11

  关于印发《2019年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

  办字〔2019〕1号

  市委各部、委、办、局,市直各党委(党组),各县(市)区作风整顿办,市作风整顿办各工作组、专项组:

  《2019年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经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合理摆布任务分工,认真抓好推进落实。

  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3月11日

  2019年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精神,持续优化政务环境、营商环境、法治环境,努力实现“办事不求人”的目标,根据《2019年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总体部署,现将有关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一、抓好学习启动部署

  1、抓好学习贯彻落实省市会议精神。指导各地各单位通过理论中心组、领导班子专题会议、机关干部大会等方式,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精神,原原本本学、深入解读学、结合实际学,切实将省市委主要领导的讲话传达到每个科室、学习到每个人、体现到每个窗口、落实到基层一线,做到入心入脑、知行合一。各地各单位于3月5日前将学习贯彻落实情况报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主体:宣传报道组,配合主体:综合协调组)

  2、审核把关各地各单位实施方案。认真落实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洪涛提出“通过制定方案看各地各单位是真抓还是假抓”的要求,指导各地各单位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本单位2019年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并报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方案审核参考标准,区分县(市)区和综合管理、执法司法、窗口服务、公用服务等单位不同特点和工作重心,重点围绕“七看”进行把关,即:看是否聚焦整顿重点、是否符合地方和部门实际、是否直面突出问题、是否侧重系统延伸、是否持续增强本领、是否注重制度建设、是否压实落靠责任,防止照搬照抄、全盘抄袭。(牵头主体:综合协调组)

  3、部署召开专题动员会议。督促各地各单位召开动员大会,专题部署本地本单位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作动员讲话,切实将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委要求上来。召开动员大会时间和会议情况要及时上报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主体:综合协调组,配合主体:宣传报道组)

  4、组织开展专项学习。以学习贯彻《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重塑营商新环境的意见》为重点,指导各地各单位采取集中学、分散学、研讨学、调研学、专题学、辅导学等多种形式,做到深学细研、学懂弄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各地各单位于3月29日前将学习情况报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主体:营商环境专项组、宣传报道组)

  5、强化全程督导指导。围绕全年工作重点任务、目标要求、推进时间节点,采取“四不两直”与专题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座谈交流、个别访谈、实地踏查、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重点了解和掌握各地各单位抓创新、抓推动、抓落实、抓实效的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特别是对仍置若罔闻,以形式主义推动落实工作的,要立即叫停、限时整改,直至推倒重来,情况及时报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牵头主体:各工作组、专项组)

  二、扎实开展专项整治

  6、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重点整治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调查研究走过场、不深入,不担当不作为,上级反馈问题整改不到位问题,系统清理重复考核、多头检查问题,集中排查会议简单重开套开、文件照搬照抄问题,重点抽查政策不落实、工作“跑粗”、“五个要细”要求落不实问题。要严格执行会议文件、检查考核备案制度,倡导开短会、说短话、发短文,提高检查考核实效、转变学风会风文风,推进中央和省委重要部署落实落细。(牵头主体: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专项组)

  7、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集中学习宣传贯彻《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一步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制度体系;建立全市统一政务服务热线电话,一号响应企业群众诉求;全面清理政府失信违诺、新官不理旧账、协议不履行、承诺不兑现事项,全面梳理政府、国家公职人员法院判决和仲裁裁决败诉案件,对拒不执行的严肃追责问责,以政府诚信、干部诚信引领社会诚信;盯紧“霸王条款”“四指定”进行重点治理,不断提升水热气电讯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坚决整治违规招标、围标、避标,利用职权插手工程建设问题,督促惠企政策落地生根,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好转。(牵头主体:营商环境专项组)

  8、开展法治环境专项整治。强化法治教育,增强法治观念,引导党员干部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办理涉企案件慎用强制措施,持续刀刃向内“清理门户”;推动规范司法执法,明确自由裁量权界限,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随意执法;严厉打击欺行霸市的黑恶势力,大力整治企业周边治安秩序,积极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提高审判和执行效率,加强企业产权保护,加大涉企冤错案件纠正力度,严厉打击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充当黑恶势力和黄赌毒“保护伞”,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同时,做好“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清理和规范工作。(牵头主体:法治环境专项组)

  9、精心制定专项整治方案。研究制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商环境、法治环境三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列出整治清单和任务目标,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分工,统筹确定推进节点和完成时限,细化整治方式和保障措施,抓好组织实施和工作落实。(牵头主体: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专项组、营商环境专项组、法治环境专项组)

  10、细化专项整治单项任务推进方案。围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商环境、法治环境三个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中明确的具体整治任务,督促指导各专项组成员单位和任务牵头单位,研究细化整治任务单项推进方案,确保与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步调一致、同向发力、协同推进。(牵头主体: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专项组、营商环境专项组、法治环境专项组)

  11、开展专项整治成效评估。根据各专项整治工作总体进度安排,分阶段确定评估任务、评估目标。结合总体工作进展情况和各地各单位推进情况,合理确定评估时间节点,采取随机调研式评估和统计有关工作情况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掌握整治成效。特别是对已完成整治的单项任务,要采取适当方式及时开展实地验证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工作质量,巩固整治成果。(牵头主体: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专项组、营商环境专项组、法治环境专项组)

  三、持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12、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优化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加快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复制推广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推动实现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大多数事项“网上办”、窗口服务事项“一次办”、企业特殊审批事项“我帮办”。(牵头主体:营商环境专项组)

  13、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先照后证”“证照分离”“照后减证”“多证合一”改革,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建立一般生产经营项目办照即可生产经营制度;推进市场主体注销登记便利化,大幅压缩企业注销时间,加快解决企业“注销难”问题。(牵头主体:营商环境专项组)

  14、强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着力压缩报建审批时限,实现建设工程项目多评合一、并联审批、多图联审、联合验收,实行建设用地区域评估制度和新批建设用地“标准地”“承诺即开工”制度,积极推行“负面清单制度”。(牵头主体:营商环境专项组)

  15、持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做好优化整合职能相同或相近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整事宜;结合党政机构改革“三定”制定工作,做好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行政职能剥离工作;做好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牵头主体:市编办)

  16、建立营商环境监督考核评价机制。研究制定全市营商环境监督考核评价办法,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将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县(市、区)主要责任指标和市直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分值权重,并将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设立营商环境监督测评点、组建特邀监督员队伍、问卷调查、企业测评、引入第三方评价等方式,科学评价全市及各地各单位营商环境,科学运用考核评价结果倒逼营商环境改善。(牵头主体:营商环境专项组)

  17、健全政企沟通机制。实行领导干部日常联系企业制度,定期开展调研、见面恳谈、到企服务、现场办公,及时了解情况、答疑解惑,协调推进解决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中的难题,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社会氛围。(牵头主体:营商环境专项组)

  18、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信用主体的奖惩措施,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失信企业和失信人信用“黑名单”制度。对守信的市场主体提供绿色通道等便利措施,对信用记录不良者进行曝光,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格局。同时,探索建立违约失信责任追究机制和有利于自我纠错的信用修复机制。(牵头主体:营商环境专项组)

  19、固化四零承诺服务创建成果。研究制定巩固提升“四零”承诺服务创建成果指导意见,督促指导各地各单位全面总结“四零”承诺服务创建经验,特别是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岗位责任制等工作制度,进一步创新细化服务举措,不断提高“四零”创建标准,丰富“四零”创建事项。(牵头主体:营商环境专项组)

  20、深化拓展一把手走流程制度。督促各地各单位继续执行《鸡西市推进“一把手”走流程工作常态化实施方案》有关要求,进一步深化拓展“一把手”走流程内容、范围、方式等,促进流程再优化、服务再提升。同时,结合“放管服”改革工作,探索开展上级单位“一把手”深入下级单位、街道(社区)走流程工作,确保上下服务同质同效。(牵头主体:营商环境专项组)

  21、加大涉企政务信息公开力度。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有关规定,对照法律法规对现有招商引资、产业扶持等惠企惠民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公开发布,新制定的涉企政策要及时发布并按行业领域精准推送和解读辅导,新推出的便企政务服务事项要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向社会公布,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牵头主体:营商环境专项组)

  四、提升执法司法质效

  22、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加快推进公益诉讼改革,完善检察建议机制,依法维护公共利益、群众利益;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民事诉讼制度改革,实施案件繁简分流,提高办案质效。(牵头主体:法治环境专项组)

  23、推进高效执法。完善依法行政规范体系,及时受理、依法查处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破坏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加强法律专业培训,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牵头主体:法治环境专项组)

  24、推进公正司法。加强执法司法监督严密化的程序链接,探索创新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强化人民法院依法公正审理和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规范化办案体系。(牵头主体:法治环境专项组)

  25、开展全市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清理。结合全市机构改革,组织开展全市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清理工作,重点对机构改革后取消或者合并的行政执法主体及执法人员、无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合同制人员、借调人员、工勤编制人员、执法辅助人员等进行清理,不具备执法资格的,一律调离行政执法岗位,并将重新确认后的行政执法主体向社会公布。(牵头主体:法治环境专项组)

  26、开展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对清理后的行政执法人员组织开展资格培训,培训后考试合格的,统一发放行政执法证件。(牵头主体:法治环境专项组)

  27、全面提升互联网+行政执法服务水平。认真落实国家司法部《“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推进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建设,逐步构建操作信息化、文书数据化、过程痕迹化、责任明晰化、监督严密化、分析可量化的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推进行政执法及执法监督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和智能化建设,促进行政执法水平和效能的整体提升。(牵头主体:法治环境专项组)

  28、推进政法队伍专项整治。持续刀刃向内“清理门户”,聚焦政法干警涉黑及“保护伞”,领导干部违规干预司法活动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行为,坚决清除政法队伍“害群之马”,切实打造政法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牵头主体:法治环境专项组)

  五、推进“办事不求人”

  29、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积极对接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同步推进全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打破“信息孤岛”,整合分散、独立的政务信息系统,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的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实现政务信息共享和协同应用。(牵头主体:营商环境专项组)

  30、全面梳理办事不求人事项。研究制定“办事不求人”工作方案,对各单位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逐个单位、逐个事项摸清办事求人的难点、堵点,建立全市“办事不求人”事项工作推进清单,分批确定“办事不求人”的具体事项、办事流程以及保障措施。(牵头主体:营商环境专项组,配合主体:综合协调组)

  31、公开承诺办事不求人事项。根据“办事不求人”事项确定情况,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手机微信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发布,接受群众和企业监督。要畅通监督举报和信息反馈渠道,把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收集上来,对承诺事项不断加以完善。(牵头主体:营商环境专项组,配合主体:综合协调组)

  32、打造办事不求人典型。围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关联度高、服务密集的行业、领域和单位,有针对性地明确“办事不求人”目标,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办事不求人”典型创建工作,适时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交流推进会。(牵头主体:营商环境专项组,配合主体:综合协调组)

  六、强化能力素质建设

  33、开展全岗通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研究制定活动指导意见,督促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建立健全全岗位“基本业务+”知识题库,常态化组织开展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岗位技能培训,定期组织考试测试,对不达标的进行岗位调整。适时在行业、系统、单位内组织开展业务竞赛、技能比武。(牵头主体:综合协调组)

  34、开办处科级干部大讲堂指导各地各单位开办“处科级干部大讲堂”,制定工作计划,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讲政策、讲业务,谈体会、谈心得,着力解决政策研究不透、业务不精、能力不足,工作“跑粗”,“五个要细”要求落不实的问题,切实推动全员业务能力素质全面提升。(牵头主体:综合协调组)

  35、加强全岗通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指导各地各单位结合“全岗通”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明确“全岗通”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能力标准,重点培养一批“全岗通”业务骨干,发现储备一批“全岗通”接续人才,逐步打造一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牵头主体:综合协调组)

  七、从严督查问责

  36、发布工作公告。在市级主要媒体发布持续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公告,公开专项举报电话,明确受理举报的事项及范围,及时受理和办理群众反映干部作风、营商环境方面的问题。(牵头主体:监督问责组,配合主体:宣传报道组)

  37、加强对下工作指导。督促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采取适当方式公开公布举报电话等渠道,在实体大厅设置投诉举报箱,在网上大厅开设“投诉举报专栏”,建立举报投诉工作台帐,健全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并指定专人负责,实现各类问题的畅通反馈、实时受理、及时处置。(牵头主体:监督问责组)

  38、严肃查处问责。加大营商环境受理投诉举报事项办理力度,挂牌督办一批破坏营商环境、新官不理旧账等典型案件,对线索具体清晰的快查快办,对影响恶劣的问题提级办理,对查实的案件坚决纠正、从严问责,对问题频发、整改不力的地方和单位实行“一案双查”“一问三责”,既问责具体责任人,又追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责任。(牵头主体:监督问责组)

  39、开展专项巡察督察。将机关作风问题作为巡察督察内容,对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重点单位进行专项巡察,对线索清晰、社会关注度高的开展专项督察,对重点问题要派出工作组驻点督导整改,办理情况向社会通报。(牵头主体:监督问责组)

  40、实行常态明查暗访。通过现场追踪、模拟办事、暗访群众、倒查台账、查阅资料及重点督查、专项检查、“以下看上”、电话回访等方式,重点对群众最反感、市场主体最困扰、制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不定期进行明查暗访,对发现突出问题的单位和责任人及时通报、从严问责。(牵头主体:监督问责组)

  41、加大反面案例曝光力度。每季度在市级主要媒体集中通报1次作风整顿反面案例,全年集中曝光不少于4次,对严重败坏作风、破坏环境的典型案件随时曝光。(牵头主体:监督问责组,配合主体:宣传报道组)

  42、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开设“党风政风热线”全媒体电视问政专场,制定工作方案和年度安排计划,围绕重点单位、垄断行业、民生领域等方面,分类设立问政专题,直面社会关注,接受问政质询,倒逼尽责担当、主动作为。(牵头主体:宣传报道组,配合主体:其他各工作组、专项组)

  43、加强警示教育。适时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公开通报一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和破坏政务环境、营商环境、法治环境的典型案例,持续传导压力、放大警示效果。(牵头主体:综合协调组,配合主体:监督问责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专项组、营商环境专项组、法治环境专项组)

  八、深度开展问题查改和考核评价

  44、加强查改问题工作指导。研究制发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查改问题工作提示,以深入治理政务环境、营商环境、法治环境中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聚焦解决行业、领域、系统内的个性化突出问题为关键,指导各地各单位通过窗口服务暗查、交叉模拟办事、回访办事群众、服务窗口开放日、随机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及时发现、深度挖掘在机关作风、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实行动态更新、销号管理、群众评价、验收报备工作制度,确保问题整改到位,让群众满意。(牵头主体:综合协调组,配合主体:监督问责组)

  45、主动做好问题反馈工作。关口前移,扎实开展全市营商环境初始评价、营商环境企业家满意度调查等工作,统筹运用好政务服务热线电话、明查暗访、信访举报、媒体监督等多种手段,主动分析、梳理和掌握全市整体情况及各地各单位存在问题,采取下发问题反馈督办函的形式,及时向有关地方和单位反馈,并跟踪做好督查整改工作。(牵头主体:营商环境专项组、监督问责组,配合主体:其他各工作组、专项组)

  46、及时掌握全市作风和环境问题查改总体情况。建立全市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督促各地各单位定期上报有关统计表,采取每月滚动累加汇总的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问题查改情况,并及时提供给各工作组、专项组掌握,按职责分头做好重点问题的整体推进和重点单位的专项推进工作。(牵头主体:综合协调组,配合主体:其他各工作组、专项组)

  47、做好重点任务统计分析工作。及时掌握各地各单位在开展集中专项整治、推进改革、制度建设、“办事不求人”、提升能力素质、固化拓展“四零”创建和“一把手”走流程成果、创新服务方式、上下联动推进、督查问责、宣传报道等工作情况,定期做好综合分析研判,找准问题症结,调整工作重点,完善推进举措,确保工作实效。(牵头主体:各工作组、专项组)

  48、开展营商环境初始评价。根据全市营商环境监督考核评价办法,对标对表对全市及各地各单位营商环境情况开展初始评价,形成评价结果工作台账,作为工作成效对比的原始依据。(牵头主体:营商环境专项组)

  49、开展营商环境年度评价。年底前,对全市及各地各单位营商环境情况进行全年评价,综合对比初始评价结果,对营商环境恶劣且长期得不到改善、发生严重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件、营商环境年度目标考核不达标,以及营商环境评价连续排名末位的地方或者部门,约谈其主要负责人,并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追究责任,主要负责人要在市级新闻媒体公开承诺整改措施和期限。(牵头主体:营商环境专项组)

  九、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50、强化对上宣传报道。突出以优化政务环境、营商环境、法治环境主线,以展示鸡西特色、鸡西亮点、鸡西形象为重点,注重挖掘、收集、整理全市持续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的阶段性、整体性工作经验做法、成果成效,及时向中央、省级各类媒体推送稿件。(牵头主体:宣传报道组,配合主体:其他各工作组、专项组)

  51、及时制发工作简报。研究制作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简报,根据全市整体工作进展情况,以单项工作为重点,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作侧重,择优刊发各地各单位的工作动态信息及好经验好做法,互相交流借鉴。(牵头主体:宣传报道组,配合主体:其他各工作组、专项组)

  52、开展阶段性成果宣传。围绕专项整治、改革创新、制度建设等重点工作,分阶段、分批次宣传全市性工作成果、各地各单位取得成效。要侧重正面典型的宣传力度,注重点面结合、条块结合,大力宣传一批工作实、效果好的单位和个人,通过典型引路,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和影响身边人。(牵头主体:宣传报道组)

  53、开展专项工作集中宣传。围绕全年重点工作任务,以典型案例的方式,开展综述式宣传,全面反映我市开展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的亮点特色和成果成效。(牵头主体:宣传报道组,配合主体:其他各工作组、专项组)

来源:市作风整顿办
作者: 编辑:刘哲
主管:中共鸡西市委宣传部 主办:鸡西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维护:黑龙江东北网络台鸡西站
违法和不良信息、网络侵权信息举报:电话0467-2883103 邮箱jixixinwen@163.com QQ:5259193
通讯地址:黑龙江省 鸡西市 鸡冠区 电台路11号?
本网站由鸡西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