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9月25日讯 (刘吉盛 鸡西日报记者 陈敏) 全省唯一、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十佳生态旅游示范城市,全国绿色水稻高产高效示范县,中国绿色稻米强市……这一张张亮丽的名片串起了边陲虎林的发展历程。
虎林作为鸡西市域内农业龙头县市,改革创新、奋勇争先,造就了“端头偏远却逆势而上”的虎林现象,取得了全省瞩目的发展成果。
美丽而神奇的地方
虎林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边陲,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地域辽阔、山河壮丽、物产丰饶,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它是红色圣地。东北抗日联军在这里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14年英勇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枪在这里悄然而息,王震将军率10万官兵在这里点燃了第一把荒火,震惊中外的珍宝岛战役在这里打响,10万知识青年也曾在这里挥洒过汗水,著名歌唱家郭颂在这里把一曲《乌苏里船歌》唱红大江南北。它是黑色宝地。虎林市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三江平原腹地,荟萃了塞北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大农业等自然生态资源,蕴藏刺五加、五味子等200多种北药材,年产粮食370多万吨、蜂蜜2000多吨、江杂鱼400多吨,是中国蜜蜂之乡、野生荷花之乡。它是绿色福地。境内天蓝、地净、水清、气爽,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质达到国家三类标准,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位于全国前列,素有“一方净土”之美誉。早在6000多年前,满族先民肃慎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千百年来,汉、满、蒙、回等各民族在这里尽享生态滋养,和睦相处,幸福生活,人均期望寿命达81.16岁,远高全国平均水平。
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承着红色血脉基因的虎林人民,战天斗地、拼搏竞进,把蔓榛林莽的“北大荒”改造成了闻名遐迩的“北大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造就了“端头偏远却逆势而上”的虎林现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虎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生态强市、美丽虎林”目标,坚持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全力以赴优生态、育产业、惠民生、强党建,走出了一条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发展新路。2018年,虎林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5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3亿元,较新中国成立之初分别增长了1531倍与440倍;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十几元增加到2.61万元和1.91万元,跃升至中上等收入水平,虎林市在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名中稳居11位。
70年来始终坚持生态文明理念,精准擘画绿色发展蓝图
虎林坚持把生态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精心呵护绿水青山,重笔描绘生态画卷,率先在全国提出了绿色食品发展战略,率先在全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发展经验得到温家宝同志批示,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总书记“两山理论”指引下,更是把生态作为立市之本,先后出台《虎林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关于建设生态强市的决定》等纲领性文件,在全省率先设立了生态环境检察室和县级生态日。2017年9月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会上,虎林成为全省唯一荣获“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县市,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虎林样板”。
70年来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着力厚植生态经济优势
坚持立足优势育产业、围绕产业抓项目、依托项目促发展,中粮、汇源、娃哈哈等一批国内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花落虎林,虎林工业园区晋级省级经济开发区,规上企业数量比2013年翻了四倍。珍宝岛药业首开我省县级民营企业A股主板上市先河,被列为全国首个“中国青年创新创业板”县级试点单位。坚持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域内耕地面积发展到700多万亩,较新中国成立时期扩大近1倍。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占比达到76%,高于全省40多个百分点。阿里巴巴、省“大米网”等平台竞相合作,形成了“优粮优价”的生产格局,先后获得中国绿色稻米强市、全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等荣誉称号。聚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虎头珍宝岛、东方红湿地等6处景区进入国家A级景区行列,南岛湖冰钓、寒地荷花等节庆赛事享誉国内外,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荣获中国最美生态旅游城市、全国十佳生态旅游城市等多项殊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上的粮食、木材、牧草特色口岸,外经贸企业发展到66家,支持远华、瑞金盈等企业构建木材、粮食等跨境产业链条,2018年虎林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9125万美元,是口岸开通初期的414倍。
70年来始终坚持以民生为底色,生动绘就美好生活画卷
牢记初心使命,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需求放在心上,倾尽全力纾民困、解民难、排民忧,2018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比重超过80%。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推动1412人精准脱贫、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43%,今年虎林市贫困人口将全部“清零”。持续推出教育、医疗、棚改等民生实事,完成高中新校区、薄弱学校改造等教育工程30多项,3所公立医院晋升二级甲等,近万户群众喜迁新居,群众获得感越来越强。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PM2.5、PM10均呈下降趋势,水、土壤污染防治成效明显,昔日“北大荒”水丰林美、鸟鸣鹿欢的原始风貌如今得以重现。坚决织密民生保障网,登记失业率低于3.4%,城乡低保标准、农村特困供养标准实现十二连增,虎林市人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有保障。
70年来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涵养良好政治生态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虎林市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坚持用好干部标准来画像作评,建立健全干部考评、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推动各级干部敢担当、善作为蔚然成风。牢固树立“质量强党、质量强基”导向,打造乡村振兴典型示范村36个,“空壳村”全部“破壳重生”,村集体经济平均突破60万元,处于全省领先位置。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70年峥嵘岁月,谱写了虎林人民砥砺奋进、开拓进取的历史赞歌,也更加坚定了虎林决胜全面小康、共圆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立足新时代,虎林将加快建设“生态强市、美丽虎林”步伐,奋力谱写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虎林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