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鸡虎高速公路城子河收费站成立全市第一个疫情防控临时联合党支部。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局党委吹响“集结号”,全局党员干部逆行冲上“抗疫”一线,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超前部署 吹响“抗疫”集结号
作为全市重点部位防控组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后,迅速召开全局紧急会议,第一时间确定全市公路检疫点位置,做到“四门落锁”防输入,为全市人民把好第一道关口。局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该局成立三个监督检查组,由处级干部带队每日往返1800余公里对全市68处公路、铁路、机场检疫点进行全覆盖巡查。按照“一线工作法”原则,对发现的问题,当场协调解决,立行立改,确保问题不过夜。今年入冬以来,为防止新冠病毒通过冷链物流渠道传播,该局派出84名工作人员在团结和城子河收费站设置24小时执勤卡点,已累计检查冷藏专用车及厢式货车503台次。该局在全市率先成立鸡虎高速公路城子河、团结收费站临时联合党支部,同时组建了党员先锋队、志愿队等,构筑起党组织的坚强堡垒,城子河收费站临时联合党支部书记侯桂华告诉记者:“作为临时联合党支部书记,对我来说,这是荣誉、是使命,更是责任和担当。支部成立后,我们立即召开支委会议,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展防疫工作,进行了部门责任分工,建立每日例会制度,使紧张的防疫工作更加井然有序。支部成员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党支部的成立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
图为:团结收费站临时联合党支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坚甲利兵 百战不殆守阵地
市交通运输局一线防控人员在公路检疫站点昼夜奋战,与公安、交警、防疫部门配合做好车辆登记和测量体温等工作,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5790人次,共排查出来自境外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有疫情地区等外来人员102人。据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毛丹锋介绍:“我局主动作为,查遗补漏,成立24人专班,严厉打击以团结、城子河高速收费站口附近为主的路段,通过“手递手”、“躲猫猫”方式倒运乘客进入我市的非法营运车辆。为了加大打击力度,我局联合公安部门开展“疫情防控期间打击非法从事道路运输专项行动”,通过“宣传警告一批、侦查打掉一批、巡查发现一批、卡点推送一批、举报发现一批”的方式,堵塞我市外防输入漏点,成效显著”。今年以来,该局共出动执法人员840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200台次,检查各类车辆10000余台次,查实并处罚非法营运车辆17台,就近移交公路检疫点做后续处理外地返鸡人员870人、车辆502台,劝返49台。累计开展转运工作117趟次,前往哈市、牡丹江市等周边地市共接回境外返乡人员576人,全部实现无缝衔接,闭环管理。并主动开展电话健康回访工作,掌握每名人员的健康状况。该局党委先后派217名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开展入户登记、卡点执勤、巡逻管控等工作。市交通运输局跃进社区巡逻队负责监督检查辖区内293家商户的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他们结合工作实际挂图作战,该做法得到了广大商户的热烈欢迎及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图为:对公交车进行消杀确保公交复运安全。
保驾护航 应急保障暖人心
疫情防控开始后,市交通运输局立即启动道路运输应急机制,建立市级应急车辆服务平台,公布联系电话6部,负责全市大局性、突发性应急运输保障工作和农民工返岗、学生返程包车等刚性出行。共提供点对点包车定制客运通勤车辆3295台次,为109892人次提供服务;提供货物及危险品运输车辆2899台次;发送农民工返岗包车43台,将798名务工人员“点对点、一站式”运送至目的地返岗复工。120台应急保障出租车免费接送医护人员、警察等一线人员7893趟次,收到感谢信73封,受到市民的广泛好评。随着我市公交、客运、出租车逐步恢复运营。该局指导有关企业和从业人员,通过安装驾驶员隔离装置、司乘人员上岗前测量体温、班班消毒通风等多种方式,保障市民安全出行。目前,我市420条市际及辖区客运班线,已恢复407条,复运率96.9%;78条公交线路已全部恢复;全市5418台出租车已全部恢复运营。鸡西公路客运总站行政负责人杨勇告诉记者:“我站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和上级有关要求,抓好龙江防疫“三保”落实,旅客进站必须实行“扫码(健康码、行程码)、测温和戴口罩”;确保进站营运车辆必须实施消毒和车内通风;对候车大厅、售票厅、公共卫生间等31处重点区域开展消毒消杀作业,安排专人负责通风排风工作;引导旅客有序排队、检票上车,避免聚集,多措并举为市民营造安全出行的乘车环境。”
(王业堂 记者 盛秋实 王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