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新闻网

 
【创城进行时】高标准创建高质量发展——密山市中医医院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纪实
 签发时间2022-04-08

  2018年,密山市中医医院成功创建鸡西市文明单位标兵。2019年以来,以创建鸡西市文明单位标兵为起点,医院集中向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发力。通过了省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复审,入选国家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第二阶段500家县级中医医院名单,肾病科、心病科成为省级重点专科,中医医院先后荣获密山市“三八”红旗集体、鸡西市第二个“中国医师节”先进集体、省“十佳”中医医院等荣誉称号,并为密山市赢得省级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称号。

  党建为根 动力大联合

  形成“学、读、写、讲、评、看、落、做”的特色党建模式。在指尖滑动中学,坐下来研讨学;读一本党史书籍;写一万字笔记;讲一段党的历史;评一个英雄故事;巡看东北老航校历史;落实党建“第一责任人”主体责任;做“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好党员,做“进百家门、问百家事、解百家忧”的好医护,做“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团队。

  中医为源 传承大接力

  解决中医传承与创造问题。近三年,密山市中医医院采购中草药投入资金1167万元,占药品采购资金总额的45%,库存中草药达400余种,应用祖传秘方“中药枕”“中药封包”十几种,研制发明了“药茶”“解毒活血汤” “清心莲子饮”“参芪地黄汤”“完带汤”等独特药方。

  解决中医传承“短板”问题。医院建成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由龙江名医坐诊,年接待患者3000余人(次)。龙江名医杜万红、王清,最美医生张正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三名研究生等一批名医形成阶梯团队,传递着接力棒,成为中医继承的传承人。

  解决中医传承“最后一公里”问题。密山市中医医院发展为中医医疗集团总医院,与二人班乡卫生院、白鱼湾镇卫生院、兴凯镇卫生院等七家乡镇卫生院形成中医医共体,中医医疗集团总医院中医到分院培训乡、村医务人员近百人(次),诊疗患者500余人,形成了中医诊疗“首尾相通”、一以贯之的诊断联合体、健康共同体。

  服务为基 业务大拓展

  创造出“十个一”服务的独家“药方”,备受患者热宠与点赞。“一问”是第一时间问明白患者的需求;“一导”是砍掉弯道,患者直通诊室;“一陪”是始终不离患者左右;“一帮”是帮患者买生活用品,帮煎熬中草药;“一扶”是搀扶步履蹒跚的患者;“一笑”是微笑问候患者;“一改”是医患之间像亲人一样的称呼;“一接”是接送年迈或危重患者;“一送”是对特殊患者上门送医、送药;“一访”是患者出院,通过电话、微信询问病情,叮嘱用药。这“十个一”服务,成为医院的独创“专利”,惠泽患者。

  增加新业务。近三年,增加了血液透析室、肿瘤科、康复科、耳鼻喉科,近期,还将增加疼痛科,新增科室年接待患者5000余人(次)。

  增加新设备。近三年,购买设备近200台(套),投入设备资金1725万元,其中,中医体质辨识仪、情景互动评估系统、手功能康复技术等设备在鸡西地区领先。

  增加新技术。扣眼穿刺术、深静脉置管术、浮针技术、经颅磁刺激治疗术等填补了医院空白,辅佐中医靶向治疗。

  健康为首 公益大奉献

  驻扎车站卡点。出动医护1200人(次),坚守60个日夜,对火车站出入旅客扫码、测体温上万人(次)。医护人员歪躺在椅子上打盹的抖音上了热搜。

  坚守医学观察区。出动医护100多人(次),不怕可能与新冠病毒“零距离”接触,驻守万虹宾馆、皮革城大酒店、旺达宾馆等6家医学观察区,坚守200个日夜,隔离观察1000余人(次)。10人向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人火线入党。

  封堵传播路径。连夜赶制10000包“中草药”汤剂, 1000包“中草药”香囊,送到防控“疫”线。

  速成方舱“医院”。投入300万元,7天建成近百平方米的方舱实验室,2021年8月至今,检测核酸10万多人(次)。

  摘掉贫困帽子。中医医院扶贫知一镇迎恩村,菜园经济、路边经济、草药经济,为贫困户担保贷款等,所包扶的贫困户全部摘帽,医院扶贫工作队荣获密山市优秀工作队。

  推敲百家大门。“红马甲”志愿者开展“进百家门、问百家事、解百家忧”活动,把医疗资源摆在街道上,摆在群众中间。

  记者 范士友

来源:鸡西新闻网
作者: 编辑:刘哲
主管:中共鸡西市委宣传部 主办:鸡西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维护:黑龙江东北网络台鸡西站
违法和不良信息、网络侵权信息举报:电话0467-2883103 邮箱jixixinwen@163.com QQ:5259193
通讯地址:黑龙江省 鸡西市 鸡冠区 电台路11号?
本网站由鸡西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