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鸡东县顺发米业开启无人机全程叶龄跟踪管理模式。
话说鸡西大米
写下这个题目,记者不禁感慨:鸡西不但是国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中国石墨之都,同时也是全国优质农产品的主产区。其中,“鸡西大米”就是众多优质农产品中最靓的名片之一。
鸡西地处三江平原腹地、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40.3克/千克,比全省黑土区高4.1克/千克;原生态的穆棱河、兴凯湖、乌苏里江三大水系纵横相连、波光粼粼,展现出独有的“塞北江南”景致;更有北纬45度积温、光照的地标,都是大自然赐予鸡西得天独厚的优质农产品资源优势。自西向东,从恒山城子河的柳毛、永丰到三县(市)的鸡东、密山、虎林的大米,作为闻名全国的东北大米重要成员——“鸡西大米”已经驰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优质农产品“种得好”更要“卖得好”,这既是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题中之义,更是重点项目的着眼点、落脚点。带着这一采访思路,记者走进兴凯湖畔、穆棱河滨的广袤田野,亲历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乡村风情,更见证了“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产品魅力。记者亲历和见证的不正是鸡西“一都五城”的生动实践吗?
“这稻子这么稀疏,不是瞎了吗?”
今年5月8日起水稻开始插秧,鸡东县顺发米业整村流转的该县明德朝鲜族乡红火村近6000亩水田,因为首次采用“旱育稀植”新技术,成了附近以柴进、柴华兄弟为代表的明德村、北河村、永祥村水稻种植专业户们关注的焦点。然而,伴着担心、怀疑、甚至“不可能啊”的心态到了6月中旬,“旱育稀植”到底行不行露出了端倪:因为新技术实现了“高光效”,在今年低温的不利条件下,水稻不到3天就扎根了,而且至少抢出了5至7天的积温。
“朝鲜族人讲话‘大米的下来看看……’”眼见新技术两三株秧比自己10株秧分蘖还多,不但一垧地至少节省种子50斤,而且“旱育稀植”透风好、光照好,长势越来越好,柴进、柴华兄弟们都服了:“明年我们的水稻也都交给顺发米业种!”
鸡东县耕地面积176万亩,其中水稻面积43.7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0%(含8510农场),主要分布在凤凰山、穆棱河、哈达河和大石河流域,90%的水稻处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昼热夜凉、雨热同期;昼长夜短、光照充分,为生产优质水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
“我们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对水稻病虫害做到防早、防好,确保水稻丰产丰收……”置身绿意盎然、碧浪千重的稻田之间,年轻的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国娟绽放着靓丽,她说:“我们以科技培训、农技推广为载体,利用快手短视频开展水稻种植技术培训讲座和田间现场技术指导,并组织开展‘黑龙江农技推广大讲堂’和‘黑龙江省植保技术大讲堂’网络学习,指导水稻种植户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水稻田间管理。”
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因素一是品种,二是土质、水质和积温,三是田间管理,第三条就像水稻的保姆一样重要。鸡东县全面推广水稻微生物菌肥应用的同时,建立乡村监测网点60个,用于监测水稻病虫害发生;建立水稻主栽品种稻瘟病抗性监测圃和水稻病虫草害综合危害损失评估试验区,开展水稻稻瘟病抗性试验;农技人员深入村屯,扎实开展水稻稻瘟病、二化螟、稻水象甲、水稻白叶枯等日常统防统治工作。
“今年,我们运用秸秆原位全量还田新技术,还有生物碳基质肥技术,这样能够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保水性,同时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其中节省用肥量达到20%以上。”鸡东县顺发米业农技负责人于景旭介绍,用生物制剂驱虫技术,基本不用化学药物。这样,不但可以钝化重金属,降低重金属含量,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同时全程叶龄跟踪管理模式,可以确保植物营养供给更加精准,确保产量高、米质好。
记者了解到,这里的大米“牛”就“牛”在胶质高、“特有嚼劲”口感好,原因之一是:春天泡地时,正好穆棱河的桃花水来了;等插完秧了,凤凰山水库的水又来了——这水“九曲十八弯”100多公里,期间三到五天的行程里,充分接受日照达到25摄氏度,正好适宜水稻生长。原因之二是:此地是穆棱河冲积平原,是黑土地中的沙土地,不但上面二三十公分的黑土中含沙,而且黑土的下面又是几米、甚至十几米的沙层——沙子的特性是昼夜温差大,所以水稻的营养成分就储存多,这和新疆的哈密瓜特别甜道理一样。
记者 张晓玲 解广军 王文利 梁木 杨景春 周末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