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良田沃野绘丰收,书写现代农业新篇章。王福民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优异成绩,为全省农业工作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奋斗乡村振兴,十年来,我市“三农”工作一路奋进新征程,在希望的田野上,不断传来丰收喜讯。
这十年,农业农村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三农”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克服疫情和极端天气的不利影响,全力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全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稳产保供为根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畜牧、渔业和服务业生产,有效激发调动各县(市)区的主动性,推动全市农业经济持续向好、超过预期,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021年,我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8.32亿元 ,较2012年 增加 242.56亿 元,增长 率178.67%。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06元,绝对值位居全省第二位,较2012年翻了一番多,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这十年,“中国饭碗”端得更牢靠。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把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端牢端稳“中国饭碗”,努力为全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贡献鸡西力量。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10亿斤以上,2021年全市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吨,超全省均值2.5吨,市农业农村局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十年来,全市逐渐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全市棉油糖肉蛋奶鱼果菜供给充裕,越来越多优质农产品摆上百姓餐桌。为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全市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以高标准农田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十年来,我市坚持综合运用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大力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超300万亩,创新开展水田小池改大池工作面积超15万亩。印发《鸡西市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田长制”工作方案》,在全市设置市、县、乡、村和网格、户“4+2”六级田长,实现黑土耕地管理责任覆盖。制定印发《鸡西市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 2025)》和《鸡西市“十四五”黑土地保护规划》,进一步加大我市黑土地保护力度。
——以科技创新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农业科技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10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9%、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8%、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9%以上。
——以优良品种选育加强农业生产力。全市积极探索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育种创新体系,全力做好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登记、品种权保护与种子质量监管。十年来,全市努力培育推广具有突破性优良品种,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优质抗病虫水稻、节水抗旱抗病小麦、机收籽粒玉米等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
这十年,乡村环境更宜居。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21年,虎林市被评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兵县”,密山市、鸡东县被评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良好县”。2015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始“厕所革命”,2022年全市现有卫生厕所53925户,卫生 厕所 普及 率达 到58.2%。全市范围内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100%。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已达到35.51%,高于全省平均治理率13.21个百分点。2021年虎林市被评为“全省农村污水革命先进县”。如今,农民院里院外更美丽宜居,生活习惯更整洁卫生,生活方式更绿色环保。2021年,鸡东县哈达镇程家村被评为全省黑土风情类龙江民居省级试点村,实现省级试点村零突破。
这十年,农村改革释放新动能。十年来,全市农业战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了农业产能提升、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全市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或经济合作社)471个。2021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2.31亿元,与改革前的2016年相比,年均增长34%,实现翻两番。2021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80%,位列全省第一。
这十年,脱贫攻坚效果显著。2020年,我市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现行标准下全市3638户786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5621元提升至2020年的12284元。脱贫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坚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落实产业、就业、帮扶、饮水、住房、医疗、兜底、教育等保障政策,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时值秋季,希望的田野生机勃勃。新征程上,我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埋头苦干、接续奋斗,续写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记者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