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山红学名“杜鹃花”,俗称“达子香”。它是美好、坚忍、顽强和不服输的象征,所以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达子香不仅被写入了歌词,还作为背景出现。
关于“达子香”,民间传说在明朝以前,东北地区是没有达子香的。到了明朝末年,后金瓜拉佳氏有个青年叫唐阿里。小伙子为人憨厚,能骑善射。有一年,他随多尔衮入关,兵到湖南一带,在一座风景秀丽的山角下扎营,山坡上到处开着杜鹃花。一日,唐阿里去山上赏花,救了一个差点被老虎吃掉的老头。老头要报恩,问唐阿里家住哪里。唐阿里说,自己在关外辽东,是随军打仗来到这里。第二天,老头带唐阿里来到山里自己家,原来老头一家也是满州人,在第一次入关后,不忍杀生才逃离军营。老头要将女儿子香许配给唐阿里,并要求等唐阿里返回故乡后,在家乡山坡上种一株杜鹃花。等杜鹃花开,就把女儿送去成亲。
不久,唐阿里回到老家,便种上一株杜鹃花。花开的时候,果然,老头把女儿带来。两人成亲后,姑娘每天给人治病,远近闻名。一个夏秋之际,雹子神路过,想抢走子香姑娘。姑娘不从,被打得半死。子香告诉唐阿里说:“我死之后别埋,每天喂我三勺苏子油,三块苏子饼,切记别喂肉和面。把我放在有阳光的地方,我还能活过来。”果然,过了二十一天,姑娘活过来了。又过一年,阴历五月初,火神从此路过,也想抢走子香姑娘,姑娘至死不从。火神大怒,把唐阿里和子香姑娘都烧死了,还把二人的骨灰撒得漫山遍野都是,生怕子香再活过来。想不到第二年春天,漫山遍野长满了红艳艳的杜鹃花。后人为了纪念子香姑娘,把此花取名达子香。
达子香除了具有其珍贵的观赏价值,它味辛、苦,性寒,还具有消肿止痛、止咳化痰等功效。有人把采来的达子香花瓣用蜂蜜腌制,用以治疗肺气肿等呼吸道类疾病。
在我的家乡鸡西,几乎每一道山岭上都可见达子香的踪迹。它们不在乎脚下是黑土还是黄沙,更不在乎身居乱石还是断崖,只要有了立锥之地,它们便顽强地顶住风吹雨打、雪染霜欺。它们从不孤单地生长,总是抱成团儿,那么一丛丛、一片片地,延绵致远。它们那紧密团结、不畏严寒、战天斗地的精神不正是鸡西人民的伟大精神的写照吗?每到阳历的四、五月间,远远望去,山谷中积雪尚未融尽,山梁上红霞却已氤氲。每当此时,我会约三五个好友去新风的山梁上欣赏达子香。
粉色的花、红色的花、白色的花,一朵朵,一簇簇,像美丽的女子,娇嫩、奔放、圣洁,风姿绰约,各有千秋。我无法描绘那漫山遍岭盛开着的达子香,只能说,花开得热烈,花开得鲜艳,花开得任性!沉浸在芳香馥郁的花丛里,人们似蜜蜂和蝴蝶一样穿梭来去,流连忘返,渐渐迷失了自己。有的朋友摆出各种姿势拍照,有的朋友纵情歌唱,还有的朋友在花丛中舞蹈、朗诵,有位美女带来一把椅子和一架手风琴,在花丛中悠然地奏响《山楂树之恋》,还有不少民间文艺团体在这花海里演唱红歌,演出了精彩的节目。更有人甚至拿出自带的美酒、熟食和冷面菜就着花香搞起野餐来。一时间,快乐地叫喊声,悠扬的琴声,美妙的歌声,抑扬顿挫的朗诵声,鸟儿的啁啾声与带着香味儿的风声混杂在一起,在岭上谱成了一首壮丽的交响乐。当然,好友们也不会忘了把赏花的过程制作成精美的相册或小视频,以此分享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我伫立在花丛中,大口大口地贪婪地呼吸着花的香味儿。闭上眼,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朵含苞待放的达子香,美美的,美美的,静静地站在那里,等着游客的检阅——风吹过来,我就随风舞蹈;蝴蝶飞过来,跟我轻声细语。
这方水土既孕育了这漫山遍岭坚忍、顽强的达子香,更养育了这方不服输的鸡西人。
近年来,鸡西人民认真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髓,加强绿化种植,着力治理环境污染,真正地还人民以绿水青山。让人民由衷地感觉到“绿水青山是我家”的自豪感。随着棚户区改造的基本完成,我的家乡鸡西高楼林立,街道整齐。在疫情如此反复来袭的非常时期,鸡西市民严防死守,把疫情消灭于萌芽状态,人人为争做文明市民,争创文明城市跃马扬鞭,踏上征程。这万众一心、志在必得的劲头不正是对达子香不服输的精神的最佳阐释吗?
作者简介:宋文芝,网名山间竹笋。鸡西滴道学校初中部数学教师。黑龙江楹联家协会会员,鸡西楹联协会理事,中国诗词研究会会员。诗词作品发表于《鸡西日报》《鸡西矿工报》《雪花》以及“今日头条”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