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就出生在兴凯湖畔,至今已有五十四个春秋,兴凯湖给与我无尽的滋养和哺育,我对兴凯湖充满着无限的亲情和爱恋。兴凯湖,我心中的湖,我一生朝夕相伴的母亲湖。兴凯湖农场,我成长的摇篮,一生割舍不下的爱,一生引以为豪的家。
听父亲讲,我家是因为兴凯湖农场的兴建而搬来的,父亲是兴凯湖农场的第一批建设者,兴凯湖农场因地处大小兴凯湖而得名。她始建于1955年,最初为北京市公安局五处直辖的劳改农场,现在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分局所领导下的农场之一。全场总面积199万余亩,耕地52万余亩,总人口约两万余人。
兴凯湖农场至今已经历了63个春秋,体制几经变化、人员多次变迁。父亲是劳改农场的管理者之一,他亲眼见证了农场一天天的壮大,一天天的繁荣。农场始建时期,大批的劳动改造人员来到这里,他们一边改造思想一边改造大自然,开荒种地建农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把昔日万里荒凉的北大荒建成了富饶的米粮仓。兵团时期(1968年- 1977年)近万名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来到这里,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建设开发北大荒,把他们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这片沃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央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兴凯湖农场也和全国企业一样,从此步入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的快车道。1985年,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农场子弟学校担任教师,我亲眼目睹了农场的改革和发展,转型与壮大。兴办家庭农场的当年,由于没有经验,管理不善,大部分家庭农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转年由生产队统一经营,第三年第二次兴办了家庭农场,水田以家庭农场经营,旱田以机组和生产队承包经营。农场经过逐步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利用兴凯湖的资源优势,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水稻种植,打开场门走开放开发的路子,以引进水稻种植户为主体的家庭农场承包形式,取得了经济实效。农场人站在改革的潮头,高瞻远瞩,以力借力,谋求更大的发展。1997年建成了黑龙江省第一个垦区水稻专业化农场,引进省内外水稻种植示范户4000余户,农场水稻种植面积已达100%。2002年,北大荒上市公司兴凯湖分公司成立,农场与分公司实行五分开,卸掉了农场历史陈欠的沉重包袱,为农场的发展开辟了更加灿烂的前景。特别是近几年来,农场党委一班人坚持“强工、兴城、优农”的发展方针,在场部新建住宅楼40多万平方米,整体搬迁22个居民点近3000余户,人均住房面积已达30余平方米,极大的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实现了小城镇化、机械化的整体提升,农村经济实力大幅度提高,人均收入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趋改善,开创了农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优美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使兴凯湖农场实力大大增强,也使农场人民得到更多实惠。兴凯湖畔湖畔第一靓城已成为黑龙江省的一张独有的名片。
美丽壮观的兴凯湖,气势磅礴的兴凯湖,宛如一面明鉴历史的镜子,向我们诉说着神奇古老动人的故事。它见证了兴凯湖人民的苦;见证了兴凯湖人民的乐,见证着兴凯湖农场的沧桑巨变。弹指一挥间,兴凯湖人用辛劳的汗水、泪水、血水和生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兴旺和繁荣。
当穿过湖岗深林,看到的一望无际的大海,海面上自由飞翔的湖鸥,唱着美妙动听的歌谣。黄白色细软的沙滩像月牙型镶嵌在湖岸边,发出万丈光芒。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兴凯湖建筑彰显着兴凯湖人民的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现代气息。置身兴凯湖农场,宽敞的大街,整齐的楼房,休闲广场。洋溢着无比幸福的人们的脸,就知道兴凯湖农场的人民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今天,他们过得是如此的幸福、和谐、美满。
当一轮红日升起水平线时,兴凯湖是金黄色,它象征着兴凯湖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艘艘出湖的船,正扬起远征的帆,在改革的大潮中向远处驶去……
作者简介:林兆丰,笔名北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协会员、黑龙江作协会员、黑龙江煤矿作协会员、鸡西作协副秘书长、密山作协副主席。2015年创办《兴凯湖文化在线》微信平台。在《中国散文家》《黑龙江日报》等省市级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千余篇(首)。有散文诗歌收录《雪魂》《永远的怀念》等文集。著有《藏趣斋诗文选》《田园放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