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哥,尝尝咱矿嫂亲手做的糖葫芦!"今年三八妇女节,梨树区平岗街道兴华社区的活动室里暖意融融,二十多位矿嫂围坐在一起熬糖浆、串山楂,一串串晶莹剔透的冰糖葫芦被送到矿工家中。这场"甜蜜传递"活动,是平岗街道深化区矿共建的生动缩影。
在这个煤矿与社区纵横交错的老矿区,梨树区平岗街道党工委用党建红线串起区矿协作纽带,让沉寂的老矿区焕发新生机。15天修好"搓板路"
"以前下雨天出门,鞋上全是泥点子,现在好了,平乎乎的路走得踏实!"兴华社区居民赵春燕指着家门前的水泥路,眼里满是笑意。这条2000多米的道路曾是居民心头的堵点,年久失修的路面坑洼不平。
那是在去年夏天,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问题后,街道党工委当天就拉着煤矿负责人到现场办公。"群众的事不能等!"平岗煤矿当即调派铲车、火矸石进场,15天就完成了道路整修,500多户居民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
这样的高效协作源于街道构建的"问题发现-资源对接-联合处置"工作链。据统计,三年来,通过这种机制,社区桥梁加固、排水沟清淤等87件民生难题被一一破解,群众满意度节节攀升至98.6%。
大礼堂里唱新歌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每个周末,平岗煤矿的工会礼堂里都传出嘹亮的歌声。这是社区文艺队在排练,煤矿不仅敞开大门提供场地,还派来专业骨干指导。
"以前社区没场地,想搞个联欢会都难。"立新社区书记朱福珍说。如今,煤矿的健身广场成了居民跳广场舞的好去处,工会礼堂成了文艺汇演的大舞台。三年间,社区文艺队伍从30人壮大到130人,《中国年》等接地气的节目深受欢迎,"邻里文化节""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活动让矿区的文化生活越来越红火。
在共建机制下,社区负责组织群众,煤矿提供场地设备,12项协作清单让双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立新社区的元宵秧歌会,煤矿工人和社区居民同台扭秧歌;庆七一晚会,矿工家属和社区文艺骨干共唱红歌,文化成了联结区矿情感的粘合剂。
火矸石堆里的民生温度
走进立新社区应急物资储备点,整齐堆放的火矸石格外显眼。"这可是宝贝,雨季路坏了随用随取。"社区网格员笑着说。去年暴雨冲坏了小区路面,煤矿连夜送来火矸石,当天就修好了路。
在平岗街道,像火矸石这样的"共享资源"还有很多。煤矿的工程机械成了社区基础设施维修的"常备军",技术人员成了社区建设的"智囊团"。街道党工委与煤矿签订的共建责任书,把这些协作固化成制度,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区矿情谊落地生根。
如今的平岗矿区,道路平了、笑声多了、心更近了。从快速修好一条路到共同办好一台晚会,从矿嫂的冰糖葫芦到共享的应急物资,平岗街道用区矿共建的实践证明: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让老矿区在共建共享中焕发新活力。
连群 记者 孙洪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