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凉亭缝隙,洒在崭新舒适的防水坐垫上。日前,正在小区里看电影的陈大爷感叹道,“以前冬冷夏烫,不是垫破布就是垫纸壳,满亭乱七八糟,心也跟着堵。现在多干净!”而在小区另一端,王阿姨摸着坚固耐用的标准晾衣杆开心地说道,“以前总担心刮风下雨绳子突然断开,现在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其实,这些小坐垫、晾衣杆,不仅解决了百姓烦心事,更彰显了鸡冠区向阳街道社区治理新思路成效。
这一变化,源于向阳街道从“清理员”到“纾困者”的角色蜕变。小区内各个凉亭原本是居民歇脚畅聊的温馨角落,却被杂乱无章的破布、纸壳霸占。同样令人忧虑的是,居民为了找地方晒衣晒被,随意拉扯的晾衣绳,像蜘蛛丝般缠绕在楼宇间。居民纷纷抱怨:“坐也不是,晾也无处,问题年年清、年年冒。”
面对凉亭座椅“天然不适”和晾晒“刚需”,向阳街道办摒弃“一刀切”的旧式思维,沉下心去听民声、辨堵点,将居民反映的共性需求变为靶向施力的精准服务,因地制宜引入“疏堵结合”的创新方案,协调爱心企业公益支持坐垫和晾衣杆,由街道社区统筹规划点位,网格员带领志愿者“量体裁衣”,统一铺装安置。这些坐垫和晾衣杆不仅防水耐磨、清爽实用,更直接回应了居民对舒适和便捷的实际诉求。
就这样,经过几个月的精心施策,杂乱破旧的凉亭座垫变成划一、整洁、舒适的风景线,124张瑜伽坐垫惠及7个小区511户居民;20处崭新的晾衣杆如统一列队的“卫士”,不仅使200余户居民告别了“乱挂时代”,也终结了因此带来的视觉污染和安全隐患,实现了公共资源规范使用。
一垫解冬夏,一杆顺民心。如今,从“屡清屡返”到一劳永逸,从杂乱私设到秩序井然,这份始于微观体验的变化,正汇成向阳街道群众心中可及可感的暖流。
向阳街道办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推动治理精度与民生温度的深入交融,切实孕育出居民最真切、最踏实的幸福感。
李林锠 记者 孙洪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