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鸡西市委宣传部主管 手机客户端 投稿信箱 简体 | 繁体
加关注 加关注 加关注 新闻客户端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县区新闻 基层动态 民生新闻 本地热点 文化新闻
视频新闻 新闻时评 娱乐新闻 体育快讯 鸡西环保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城市概况 历史沿革 自然资源 旅游风光 家乡歌曲 地域文化  鸡西地市: 鸡东县 密山市 虎林市 鸡冠区 恒山区 城子河区 滴道区 梨树区 麻山区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鸡西新闻网  >  民生新闻
 
四十年寸草心情暖“疯婆婆”—— “龙江好人”王凤英用爱改写“久病床前无孝子”
 签发时间2025-09-17

 

 

  在麻山区的建国社区,提及王凤英的名字,街坊邻里总会不约而同竖起大拇指。这位1959年出生的白灰厂退休工人,用整整40年光阴,守护着患有精神疾病的婆婆,在柴米油盐的琐碎日常里,书写出一曲感人至深的孝亲赞歌,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俗语,活成了“久病床前有孝媳”的温暖传奇。今年一季度,王凤英更是凭借这份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付出,被评为“龙江好人” ,她的故事如同一束温暖而明亮的光,照亮了更多人的心。

  明知“难”却许终身,誓为婆婆担守护

  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彼时,年轻的王凤英在麻山区白灰厂工作,注意到同事王立福总是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寒冬里冻得直打哆嗦,便心生帮扶之意。相处中她发现,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每天午休都会匆匆往家跑——原来,王立福家中有一位患精神疾病的母亲亟待照料。

  第一次登门拜访,王凤英就撞见了婆婆发病的场景:老人突然将碗狠狠摔在地上,对着墙壁哭喊不休。王立福红着眼圈道歉:“我妈这病拖累人,你要是怕了……”话未说完,便被王凤英打断:“谁还没个难处?你妈这辈子不容易。”看着蜷缩在炕角、眼神惶恐的老人,她心里满是怜惜:“这也是条命啊,总得有人疼。”

  亲友们得知后纷纷劝她:“姑娘家何必跳火坑?”王凤英却态度坚定:“我嫁的是立福这个人,他的妈就是我的妈。”婚后第五年,公公弥留之际紧紧攥着她的手,泪水浸湿了衣襟:“凤英,我老伴就托付给你了。”她含泪点头,从此成了婆婆的“专属监护人”。

  柴米油盐藏深情,病榻前后显担当

  婆婆牙齿脱落、吞咽困难,王凤英便每天凌晨五点守在灶台前。大米要提前浸泡三小时,煮到能用舌头抿碎;瘦肉剁成泥拌进粥里,青菜切碎蒸成蛋羹。为保证营养均衡,她还把每周食谱写在墙上:周一小米粥配肉末,周二蔬菜豆腐羹,周三蔬菜鸡蛋面条……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婆婆大小便失禁是常事,王凤英从无半分嫌弃。夏天她每天三次给老人擦身,冬天提前备好十几套棉衣裤随时更换。有一年除夕,婆婆突然把粪便抹得满墙都是,她和丈夫清理到后半夜,手上磨出了血泡,却还笑着安慰家人:“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是除晦气呢。”

  为应对婆婆突发的病情,王凤英还自学了打针输液。有一次婆婆发烧到39度,坚决抗拒去医院,她跪在炕边耐心哄劝:“妈,打完针就不难受了。”或许是感受到了她的真诚,老人竟乖乖伸出了胳膊。后来婆婆住院,她总睡在病床边的折叠床上,夜里每两小时就帮老人翻身,护士见了都忍不住感叹:“亲闺女也未必能做到这份上。”

  婆婆发病时还会突然打人、摔东西。有一次王凤英正喂饭,婆婆挥手就打翻了碗,滚烫的粥瞬间烫红了她的胳膊。她强忍着疼痛收拾碎片,回头却依旧笑着说:“妈,咱换碗新的。”丈夫心疼得直掉泪,她却反过来安慰:“她不是故意的,病好了就知道疼人了。”1998年,王凤英的母亲查出肺癌晚期,她咬咬牙,把母亲也接到了家里。那段日子,她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清晨先喂婆婆吃饭,再给母亲擦身喂药;中午趁两位老人午休,骑车赶去工厂上班;晚上给母亲按摩缓解疼痛,还要时刻提防婆婆夜间发病。有一次,她累得直接晕在了灶台前,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却是:“妈们吃饭了吗?”

  母亲临终前拉着她的手,满是愧疚地说:“委屈你了。”王凤英流泪摇头:“妈,您养我小,我该养您老。”三年后母亲去世,她在坟前长跪不起,哽咽着说:“妈,女儿对不起您,陪您的时间太少了。”

  岁月染霜终不悔,孝德芬芳传巷陌

  常年的劳累,让王凤英落下了一身病根:腰椎间盘突出、慢性胃炎、关节炎。有一次她生病住院,还没好利索就急着回家:“妈不认别人喂饭,会饿坏的。”丈夫拗不过她,只得每天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夜里难受得睡不着,她就翻看全家福默默流泪,心里满是对家人的亏欠;可天一亮,她依旧会笑着给婆婆梳头、喂饭。

  如今,丈夫退休、儿女成家,家人都想替她分担,可婆婆只认她一个人。儿子儿媳看在眼里,主动包揽了家里的家务;小孙子也学着奶奶的样子,踮着脚给太奶奶喂水果。小姑子、小叔子逢年过节都会带着礼物来看她,总说:“嫂子,没有你,妈活不到今天。”

  头发早已花白的王凤英,却总说:“我感激婆婆,是她给了我好丈夫、好家庭。这辈子相遇是缘分,我愿意照顾她到百岁。”在麻山区的巷陌间,这位普通的孝媳就像一株坚韧的山菊,在岁月风雨里静静绽放,把最质朴的爱与温暖,洒满了寻常人家的烟火日常。

  记者 孙洪义

来源:鸡西新闻网
作者: 编辑:穆闻阳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相关文章  
 本地热点 更多
· 9月16日《创城110》回音壁
· 【法治连线】城子河区城管局 | 情系老兵 致敬英雄
· 鸡西革命老区诗歌创作汇编(四)
· 秋游城子河:文旅融合激活“城市后花园”新魅力
· 鸡西革命老区诗歌创作汇编(五)
·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 2025年“逛吃鸡东”美食季暨第二届“和美鸡林乡 魅力展风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举行
· 9月15日《创城110》回音壁
· 确认了!“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鉴定为真
 娱乐新闻 更多
· 赛事预告!鸡西市第九届全民运动会(6月11日-16日)比赛项目
· 网络电影《职场流年之 肉食者鄙》开机仪式举行
· 鸡西市举办2020年男子篮球锦标赛
· 春节档影市大战风云巨变
· 春节宅家,“追剧大礼单”准备好了
· 送别赵忠祥,不放哀乐放《动物世界》
· 林超贤:拍动作戏追求真实热血不耍帅
· 《新世界》口碑分化:表演“有质感”,但节奏慢
 图说鸡西  
 
 
 
主管:中共鸡西市委宣传部 主办:鸡西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维护:黑龙江东北网络台鸡西站
违法和不良信息、网络侵权信息举报:电话0467-2883103 邮箱jixixinwen@163.com QQ:5259193
通讯地址:黑龙江省 鸡西市 鸡冠区 电台路11号?
本网站由鸡西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