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在虎林市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师生与虎林中小学学生组成研学团队,以实地探访、聆听红色故事、沉浸式感悟的方式,深刻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在虎林市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碑庄严矗立,学生们手持鲜花、神情肃穆,向革命先烈和罹难同胞鞠躬致敬、敬献鲜花。不忘国殇、牢记使命,在全体学生字句铿锵的朗诵中,抗战精神的激昂词句在纪念碑上空久久回荡,厚重的历史氛围让学生们沉浸其中,国殇记忆在深情诵读中愈发清晰。虎林市第一中学学生张馨予说,她对这段历史的感悟十分深刻,将把这份沉重的心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砥砺前行;学生们在观看抗战主题浮雕、研读石刻文字中,和老师互动交流对“和平”与“使命”的理解。不同年龄层的讲述与聆听,“行走的思政课堂”让红色故事跨越时空,也让抗战精神在代际交流中愈发鲜活。多元缅怀形式搭建起学生们“触摸历史”的桥梁。深度的精神传递,让“继承先辈遗志,矢志报国”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郭宇恒说,来到这里,真的对忠诚奉献这四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来之不易的和平,他们更应该珍惜。作为一名哈工程学子,他要传承哈军工精神,树立科技报国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岩说,虎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是一个红色底蕴很厚重的地方。想通过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打破历史时空的界限,让同学们在历史现场去感悟抗战精神,实现情感的共鸣和价值的引领。同时,也是将哈工程的军工特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们从抗战历史当中汲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力量,深刻感悟到个人的理想必须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