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鸡西市委宣传部主管 手机客户端 投稿信箱 简体 | 繁体
加关注 加关注 加关注 新闻客户端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县区新闻 基层动态 民生新闻 本地热点 文化新闻
视频新闻 新闻时评 娱乐新闻 体育快讯 鸡西环保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城市概况 历史沿革 自然资源 旅游风光 家乡歌曲 地域文化  鸡西地市: 鸡东县 密山市 虎林市 鸡冠区 恒山区 城子河区 滴道区 梨树区 麻山区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鸡西新闻网  >  民生新闻
 
无线电管理宣传月 | 赋能产业发展 守护无线安全
 签发时间2025-09-22

2025年9月,是第十六个全国无线电管理宣传月,主题为“赋能产业发展守护无线安全”。

无线电频谱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支撑无线电技术应用创新发展的重要资源,在通信、民航、海运、交通、应急、广播电视、卫星应用,以及遥测、遥感、遥控、射电天文、深空探测等领域发挥了巨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在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脱贫攻坚等党和国家发展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无线电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对无线电频谱资源的需求增加,各种无线电技术与应用的迅猛发展,使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稀缺程度不断加大,无线电管理新内容层出不穷,为无线电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加强公众和设台单位对无线电频谱资源和无线电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升无线电频谱资源和无线电管理工作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更好地保证各种无线电业务的顺畅运行,维护良好空中电波秩序,鸡西无线电管理机构在2025年9月开展了宣传月活动,普及无线电频谱资源科普知识,宣传无线电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让公众关心、重视无线电频谱资源,引导公众知晓、遵守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提升广大设台单位和公众依法用频、设台的意识,让社会各界能够理解、支持并配合无线电管理工作,维护无线电秩序,为无线电管理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支持和社会氛围。

无线电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无线电?

1、从电磁感应现象说起

说到无线电,就不能不说到电磁波和电磁感应理论。大家都知道,在平静的水面上投入一块石子,便能引发水波向四周的震荡和扩散。跟这一现象类似,电磁波是由于电和磁的相互感应而引发的电磁场辐射和扩散的现象。具体来说,当电和磁相互感应时,会使得电场周围产生磁场,磁场周围又会产生新的电场,如此循环往复,不断交替变化的电磁场会由近及远扩散和传播出去。电磁场的能量在扩散和传播的过程中会逐渐发散和衰减,直至最后消失。

2、电磁波与无线电波?

在我们所生存的地球上,既有自然界中由于雷电、太阳黑子活动等产生的电磁波,也有高压电线、雷达和广播电视等人工制造或发射的电磁波。

电磁波无影无形,我们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茫茫宇宙,浩瀚星空,电磁波能以每秒 30万公里的速度在时空中自由传播,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充满电磁波的环境之中,每天都在跟电磁波“亲密接触”。

在电磁感应过程中,电磁波能辐射快速振动的磁场,磁场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就是电磁波的频率。电磁波的频率以赫兹(Hz)为单位,1赫兹就表示每秒振动1次。根据频率由低到高的顺序,电磁波可以划分为无线电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γ)射线。其中,以无线电的波长最长,γ射线的波长最短。

其实,我们所讲的无线电波仅仅是电磁波大家族里的一部分,只有频率在3000GHz以下、不经人工波导而在自由空间传播的电磁波才能称为无线电波。

3、无线电波的三大特征

在无线电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人们对无线电波的传播、反射等特性逐步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无线电波具有三大特性:

(一)无线电波具有波动传递的特性,可用来实现信息传递(如广播、通信等)

(二)无线电波具有反射特性,可用来实现目标探测(如雷达、遥测遥感和导航等)

(三)无线电波具有传输能量的特性,可用来加热食物、熔化矿石。

4、无线电技术是如何诞生的?

烽火报警,击鼓传信,挥旗示意……在遥远的古代,为了能够更加便捷地实现远距离的信息传递和沟通,人类一直在孜孜以求、不懈探索。

直到19世纪,在欧洲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随着近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波相继被人们所发现,无线电报由此应运而生,人类梦寐以求的能够在瞬间穿越时空的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才变成了现实,人类的通信方式从此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二 、“电生磁”与“磁生电”

1820年,丹麦物理学教授奥斯特在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会产生磁场,可使附近的磁针发生偏转,最早揭示了电流会产生磁场的现象。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验, 发现了著名的电磁感应现象,即通电的导线在磁场中运动时会产生电流。此后,他还引入了电磁场的概念,指出电和磁的周围都有场的存在。

三、电磁波的存在被验证

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交给英国皇家学会的论文《电磁场的动力理论》中阐述了电磁波传播的理论基础, 通过计算预言了电磁转换的存在,推导出电磁波与光具有同样的传播速度。

1887年,依照麦克斯韦的电磁转换理论,德国科学家赫兹设计了电磁波发生器,用实验的方式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成为无线电史上的里程牌。为了纪念赫兹在发现电磁波方面的贡献,人们把“赫兹(Hertz)”作为了频率的单位。

四、无线电发报机应运而生

1895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无线电发报机,把摩尔斯电码传送到了几百米之外,完成了首次无线电通信实验。同年,俄罗斯科学家波波夫也独立发明了无线电发报机,并完成了用电磁波传送电报信号的实验。1901年12月12日,马可尼用火花式的电报机,让无线电信号跨越了3600公里的大西洋,实现了英国与加拿大之间的远距离通信。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实现跨越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

五、新的无线电技术应用不断涌现

进入20世纪,以无线电报业务得到应用为标志,从广播、电视到军用雷达,从车载通信到卫星通信、蜂窝移动通信等,新的无线电技术不断涌现。

1906年,圣诞节前夜,美国发明家费森登用调制无线电波发送音乐和讲话,完成了人 类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实验,标志着无线电通信真正进入了实用阶段。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无线电报使得战地部队间能够快速沟通信息,从而掌握战争主动权

1920年,美国第一个取得营业执照的商业广播电台匹兹堡KDKD广播电台开始播音。此后,法国、马可尼与他发明的无线电报机。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相继建立了广播电台。

1921年,美国底特律和密执安警察厅开始使用车载无线电台,这是最早的无线话音通信应用。1935年,英国的瓦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雷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防空雷达在军事领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建立了全球第一座电视台,正式播出节目。

1947年,美国的巴丁、肖克莱和拉克发明了半导体晶体管, 有力促进了电子技术革命的步伐。

1957年10月,前苏联科学家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宣告了卫星通信时代的来临。

1979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的移动电话系统AMPS在芝加哥试运行,这是世界上首个蜂窝模拟移动通信系统。

最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益进步,各种无线电新技术、新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而且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无线电为人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福音。

来源:鸡西新闻网
作者: 编辑:穆闻阳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相关文章  
 本地热点 更多
· 英国军情六处利用暗网招募间谍,特别是来自俄罗斯的人员
· 一方小田园 育人大天地 ——鸡冠区培新小学承办2025年鸡西市小学劳动教育教研会
· 城子河区长青乡城东村:村规民约推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 我市举行“9·18”防空警报试鸣演练
· 【收获在金秋季】从“会种田”到“慧种田” | 密山:科技赋能稻香满田 乡村振兴再添动力
· 9月18日《创城110》回音壁
· 【回眸十四五】鸡西市“十四五”期间医疗变迁——医心筑梦向民生
· 葡萄牙一载客游艇遭虎鲸群撞沉 艇上5人获救
 娱乐新闻 更多
· 赛事预告!鸡西市第九届全民运动会(6月11日-16日)比赛项目
· 网络电影《职场流年之 肉食者鄙》开机仪式举行
· 鸡西市举办2020年男子篮球锦标赛
· 春节档影市大战风云巨变
· 春节宅家,“追剧大礼单”准备好了
· 送别赵忠祥,不放哀乐放《动物世界》
· 林超贤:拍动作戏追求真实热血不耍帅
· 《新世界》口碑分化:表演“有质感”,但节奏慢
 图说鸡西  
 
 
 
主管:中共鸡西市委宣传部 主办:鸡西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维护:黑龙江东北网络台鸡西站
违法和不良信息、网络侵权信息举报:电话0467-2883103 邮箱jixixinwen@163.com QQ:5259193
通讯地址:黑龙江省 鸡西市 鸡冠区 电台路11号?
本网站由鸡西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