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移风易俗工作落细落实,近日,恒山区柳毛乡中心村通过建机制、定章程,引导村民共同抵制陈规陋习,着力营造淳朴节俭、文明健康的乡村社会新风尚。
为破除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中心村的红白理事会,由村“两委”干部、老党员、乡贤代表组成,制定了《中心村红白事操办章程》。章程明确规定:红事彩礼不超过3万元,宴席不超过15桌,每桌标准控制在300元以内;白事禁止焚香烧纸、撒纸钱,倡导鲜花祭奠、鞠躬告别,丧期缩短至3天,有效减轻了村民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理事会成立以来,主动介入村民红白事筹备,全程提供指导和监督。今年5月,村民张某嫁女,理事会提前上门沟通,协助其简化流程,最终婚礼花费较往年节省近2万元。在白事办理中,理事会积极宣传绿色殡葬理念,引导村民采用环保方式送别逝者,得到了全村人的认可。
如今的中心村,大操大办的少了,文明节俭的多了;攀比浪费的少了,邻里互助的多了。红白理事会不仅为村民减轻了“人情债”,更在潜移默化中涵养了文明乡风。柳毛乡已在全乡推广中心村的经验,让红白理事会成为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记者 王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