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2月24日电 电影《梅兰芳》热映,数十种“梅兰芳”题材的图书也“趁热出炉”。以前出版后受到冷落的书,这次拿来加印,印数是天文数字,摆在书店最惹眼的位置。甚至冒出书名同为《梅兰芳和孟小冬》的双胞胎,一本为台湾文史学家蔡登山所著,一本为内地传记作家李伶伶所写。在这场被制造的“出版热”中,相当一部分书籍都将“披露电影《梅兰芳》女主角原型孟小冬不为人知的经历和情事”作为腰封或封面的卖点。多年前的伶人往事,被“秀”出了当红明星也难相比的传奇意味。梅孟之事,重又热闹起来。
戏不够书来凑,梅孟之恋成卖点
陈凯歌的电影《梅兰芳》,似乎未能满足一部分观众的“期待”——片中的梅孟之恋,只是叙述的桥段,这段恋情,除了唱戏时的眉来眼去以及非常弗洛伊德的唱词,剩下的一鳞半爪,拼不出当年的真实风景,弄得观众大呼不过瘾,专家大呼不真实。于是乎,戏不够书来凑,孟小冬这位湮没在历史中的女性,突然成了书市上的卖点。
记者在季风书园找到了蔡登山的《梅兰芳与孟小冬》、德籍华人花映红的《孟小冬》、陈纪滢的《齐如山与梅兰芳》和齐崧的《谈梅兰芳》。而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早早就将有关梅兰芳和京剧的图书设立专柜摆在显眼位置,电影上映后这些书卖得一直很好。其中,2006年出版的《梅兰芳回忆录》库存十几本,两三天就售完,连历史学家唐德刚的文章合集《五十年代的尘埃》也有不错的销量。
“涉梅”书籍,放映前后冰火两重天
记者在卓越网和当当网上看到,凡与梅兰芳相关的书,销售量都翻了倍,李伶伶的《梅兰芳与孟小冬》每天能卖出上百本。其实,书界早在此次“大热”之前,徐城北就在他的“梅兰芳三部曲”里讲到梅孟姻缘。此后,李伶伶著《梅兰芳全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12月版)、许锦文著《梨园冬皇孟小冬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版)等相继“直面”这一“秘闻”。许之记录又较李更为详尽。
李著说“刺梅者”为王惟琛,许著则引诸多原始资料证明,刺客是某大学法律系学生李志刚。有趣的是,李伶伶新作《孟小冬与梅兰芳》一面改用“李志刚刺梅”的说法,一面却声称“王惟琛刺梅”也自有出处,很有可能是警方或报界“玩一个李代桃僵的把戏”,以李志刚之名掩护真凶王惟琛。也就是说,刺梅谜案背后还有谜案。
不同的是,在电影《梅兰芳》上映之前,被誉为“研究梅兰芳中国第一人”的徐城北写的《梅兰芳十九章》、唐德刚写的《梅兰芳传稿》、《齐如山回忆录》等“涉梅”书籍,并没有引起什么关注,前后处境如冰火两重天。
研究梅或孟,都比研究梅孟关系有价值
不少搭车热卖的出版物津津乐道的,主要是孟小冬与梅兰芳、杜月笙的感情纠葛,对梅、孟,特别是孟小冬的艺术造诣和人格修养着墨甚少。当年张中行在《戏缘鳞爪》中描述:“孟小冬,印象深的是四十年代前期在新新戏院演《击鼓骂曹》,‘手中缺少杀人的刀’一句,满堂好,余音绕梁,不是三日不绝,而是至今不绝。”孟小冬之艺术,高远深厚,足称大家。
有学者认为,孟小冬还可以成为近现代中国女性研究的对象。2007年12月,刘真和张业才为纪念孟小冬百年诞辰而编辑印行的《孟小冬艺事》,以及许锦文撰写的《梨园冬皇孟小冬传》,都是值得注意的文献,无论“研究梅”还是“研究孟”,其实都比研究梅孟关系更有价值。
世人不会用善意的眼神,看待他人的不幸。如今的八卦心态在出版物上的投射,很容易让人联想起9年前一部轰动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该剧将徐志摩、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陆小曼之间的爱恨纠结,放到了公众的眼皮底下。最爱林徽因的究竟是徐志摩、梁思成还是金岳霖?于是一批解密名人情事的出版物顺势而出。再后来,爆炒情事的出版物,蔓延到王映霞为什么在自传中痛骂郁达夫,以及蒋碧薇离开徐悲鸿之后的爱恨……一幕幕令人唏嘘的往事在占据了书架的同时也占据了我们的记忆。然而,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是,对这些成就卓然的艺术家的关注,怎能只见情事不见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