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虽然已是数九隆冬,但勤劳的双胜村人已经开始在温室里培植木耳食用菌。 |
|
图为:站在曾经给村里带来财富的废旧柞木段前,老支书(右一)感慨万千。 |
|
图为:75岁的张学祥老人指着院里没来得及扒掉的茅草房,深情地向记者述说木耳生产给双胜村带来的房屋变奏曲。记者 于财友 李万华摄 |
东北网鸡西12月29日电 隆冬时节,记者冒着严寒,走进梨树区双胜村进行采访。当了20余年村支书的薛松奎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说起30年的变化,老支书动情的说,没有改革开放,没有联产承包,农民真的过不上今天的富裕生活。
薛松奎介绍说,他是1978年当的生产队小队长,当时全村有1550余亩地,都是草荒地,每天天没亮就得把人往地里喊,一年干下来,20斤麦子、2斤豆油,就是一家人一年劳作的“成果”。那个苦真是没法说……1981年村里开始分小组,搞承包制,当年亩产就达到了500多斤,村里人家家开始有了“细粮”吃,这使得村里人尝到了改革的甜头,可人多地少的现状,还是困住了双胜的发展。
从1987年开始,不甘贫穷的双胜人借助紧靠林场的地域优势,开始尝试木耳段养殖,虽然量不大,但效益却很可观,家家都能挣上几百元钱,贴补家用,农民开始尝到了甜头。老支书说,到了1990年,他家木耳段一年就卖了1.3万元,当年就盖起了大瓦房,全村像他家这样靠打木耳段发财翻建房子的人家有10户,这也让村里没有进行木耳段养殖的人眼红,渐渐的木耳段成了该村的主导产业。这样的光景一直持续到了2002年,由于附近林场木材越来越少,限制了木耳段的养殖。这时,有了经验和头脑的村民开始学习新型技术——地摆木耳,家家户户都生产地摆木耳,地摆木耳产业在双胜村渐成规模。
如今的双胜村,每年生产地摆木耳300万袋,产值也达到600万余元,今年人均收入将达44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