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月13日电 2009届毕业生就业遭遇“寒冬”,为破就业困局,上海市教委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日前已联合发文,推出了多项举措帮助大学生就业。上海各高校也主动出击,化危为机,在拓展就业市场和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推出了多项特色举措,通过一系列的就业引导工程,开拓大学生就业市场。
复旦大学利用校友资源加大帮扶力度
近期校方将采取几大措施,打出“组合拳”推进大学生就业。首先是利用校友资源,为毕业生提供岗位,校方表示,学校外联处校友会、各专业院系都将依托、整合复旦校董、校友资源,发挥院系导师人脉资源,为09届毕业生提供岗位。
此外,复旦还将加大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力度和实效,在关注就业困难学生的基础上,撰写各院系专业背景、不同学历层次学生的就业环境分析报告和就业指导红皮书,同时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积极引进企业资深人力资源专家,通过工作坊等各种形式,对就业困难学生提供点对点的帮助,度身定制个性化解决方案。
复旦校方表示,学校还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并特设专项经费,同时将对赴西部、基层、回生源地就业的毕业生提供求职路费和各相关补助。校方还鼓励毕业生成立就业互助联盟,进行信息、经验分享、互勉互助共度难关,最终实现顺利就业。
上海交大运用“三区联动”拓宽就业渠道
学校充分运用“三区联动”平台,对接徐汇区、闵行区和紫竹科学园区的人才需求,增设相关专业和学科,而且邀请他们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校企联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从源头上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学校成立人才培养校企联盟,53家国家机关、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用人单位加盟成为首批理事单位,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还与徐汇区、闵行区加强合作,通过高层次储备人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等多种途径,鼓励更多优秀毕业生到徐汇区、闵行区基层就业。
学校为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依托大学科技园为创业团队提供集资金、管理、场地的便利,启动融资论坛,解决创业团对初期融资难题,创造风险投资的机会,为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提供创业服务。
同济大学运用心理调试强化创业教育
同济大学部署了几大措施。其中包括:建立就业市场监控和预判制度,及时把握就业需求的变化动向,提高就业岗位信息的针对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加强与地方政府、人才中介机构合作,并充分挖掘校友会资源、调动专业教师等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加大毕业生择业观教育力度,引导其打破择业地域观并面向基层就业;进一步强化创业教育,通过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基金等形式,为毕业生提供帮助和培训。
同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徐迅表示,金融海啸带来的紧张形势,可能给毕业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校方将通过咨询日、团体辅导等专题活动,帮助大学生调整心态、减缓压力,并且对特定对象进行关注和帮扶。
华东理工大学推出“2-4-7”就业服务套餐
华东理工大学今年成立了“华东理工大学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顾问委员会”,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用人单位的发展经营状况和需求变化,并以此为依据制订出市场拓展计划和就业指导方案。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减少,毕业生的心态浮躁的现状,推出“2-4-7”就业服务套餐,从职前准备、信息获取和职场体验三个环节入手,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华理今年追加就业专项经费,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奖励范围,提高奖励额度,表彰面向基层就业的毕业生。
上海电机学院形成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机制
上海电机学院在保障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上做足文章。
学校实行二级学院的就业目标责任制,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系)就业指导站职能。教务处则根据毕业生实习和求职需要,主动协调就业与教学之间的冲突,并协助开设了就业指导选修课。毕业设计导师利用各种社会关系主动为毕业生就业和实习牵线搭桥,形成了各部门全力配合协助,教职工人人参与的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机制。同时,学校构建多元化的就业市场信息体系,及时收集,注重利用网上就业信息;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加强与校友之间的联系,走访用人单位,并以校友会为纽带,加强就业信息搜集和就业基地建设,积极邀请校友回校招聘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