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月6日电 “19世纪60年代,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创办,70年代以后,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洋务企业设立,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开设的上海电光公司创立,从此以后,‘申江今作不夜城,管弦达旦喧歌声;华堂琼筵照夜乐,不须烧烛红妆明。’”——记录上海“不夜城”得名缘起的上海电光公司相关档案昨天起在上海档案馆外滩新馆展出,同时展出的还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工商业界参加费城世博会、巴黎世博会档案材料,以及1919年出版的《五四》、蔡元培亲笔函在内的600余卷中华职业教育社会档案、西郊动物园建设档案等。
透过那些发黄的纸片与老照片,一百多年来上海城市与文化发展的轨迹清晰可见——昨天上海市档案馆新开放的档案也是该馆向社会开放的第20批档案,总计近1万件。同时新开放的4000余卷(册)历史期刊和书籍,时间最早的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有不少期刊创刊号和初版本书籍,其中有1919年公义社出版的海上闲人编的《上海罢市实录》,1919年出版的蔡晓舟、杨量工著的《五四》,1925年上海三民出版社出版的《孙中山评论集》,1937年出版的许广平编的《鲁迅书简》等。
自1987年以来,上海市档案馆已向社会开放档案80余万卷(册)。
最早电灯之一
洋泾浜桥上的路灯
在此次开放的英国人立德尔创办的上海电光公司档案中,可见洋泾浜桥上的路灯老照片——这也是上海最早的电灯之一,此外,还有立德尔的签名信及电光公司的相关英文材料。
1882年(清光绪八年)5月,眼光敏锐的英国人立德尔(曾在工部局任主任秘书)凭借其特殊身份,创办了上海第一座发电厂(现南京东路江西中路口),并成立了上海电光公司,在外滩、南京路、百老汇路等干道上安装数十盏弧光灯,吸引了众多上海市民羡慕和好奇的目光。当弧光灯在夜色中闪亮时,一些文人雅士称其为“赛明月”,吟诗加以赞颂,但也有些人由于不了解电灯的原理,以为是“雷公电母之光”,不可抑制地产生恐惧感。
江南制造局相关的档案主要是其购置地皮与缴纳赋税的资料,并有部分老照片。
在与世博相关的档案中,可看到民族企业天厨味精厂、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荣氏企业无锡茂新面粉厂等参加历届世博会的原始材料,其中既有味精广告,也有天厨味精厂参加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参展证书原件和老照片,无锡茂新面粉厂的材料则是参加费城世博会的资料。
600余卷中华职业教育社档案也完整对外开放,中华职业教育社由著名教育实业家黄炎培联合蔡元培、梁启超、张謇等人于1917年在上海创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研究、倡导、实施职业教育的全国性团体,它所开创的职业教育、职业实习教育、农村改进试验等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影响,此次开放的档案有章程、发起人名单、组织图等,还有黄炎培、蔡元培等人的亲笔手迹,蔡元培在年老辞去教育社职务的函件中写道:“元培现已衰老,不能尽贵社社员之责任,谨以告退之……请别推能者任之。”
西郊动物园
建设缘起一头大象
有意思的是,此次开放的档案也清晰记录了上海西郊动物园的缘起:1954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人民献给毛泽东主席一头大象“南娇”,国务院办公厅后通告上海市人民政府,将大象“南娇”交给上海饲养展出。而此时,上海市政府也正在考虑建设一个动物园,大象的到来,无疑使这一计划得到加速。巧的是,当时苏联莫斯科动物园主任萨斯诺夫斯基和动物专家奥丽安得诺娃在北京讲学,上海方面为此专门将苏联专家邀请到上海,对中山公园、复兴公园、西郊公园(原外侨高尔夫球场)、华泾长桥镇附近农地、龙华苗圃等几个动物园候选地点选择。苏联专家认为,以建造动物园的条件来说,几地中西郊公园比较理想,一是离市区比较近,二是已形成公园环境、交通较方便。
1954年8月,上海市政府决定将西郊公园扩建为动物园。1955年7月9日,傣族人民献给毛泽东主席的大象“南娇”与其他动物终于在西郊动物园展出。
此次开放的档案中,同时展出的与苏联专家相关的还有1957年5月苏联港口专家阿尼金在上海港考察后对上海港口的发展提出11点“绝密”建议,其中包括“逐步实现港口装卸机械化”、“港口应为货主创造有利条件,以保证进一步吸引货源到水运上来”、“尽可能缩减外加的从浦东到浦西的转驳作业量,降低成本”等,这些建议措施,被完整地保存在上海交通运输局的档案中,而上海港后来的发展之快,显然远远大于阿尼金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