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普及,短信火爆。作为手机用户,许多人都收到过数不胜数的垃圾短信。卖文凭的,卖发票的,卖枪支的,卖特价汽车的,帮忙贷款的,通知领奖的……真可谓:不怕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一旦你想要,短信总能到。最可恨的是,夜半短信声,吓人一大跳。垃圾短信如过街老鼠,人人痛恨,可作为手机用户,大多数的时候都只能无奈地一删了之。
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令广大手机用户吃惊的是,垃圾短信的源头竟然是靠着我们的手机供着的运营商。这就意味着,我们在为手机运营商提供着利润的同时,反过来却被运营商当成了“垃圾箱”。
记得在去年央视的315晚会上,分众等公司被曝是垃圾短信的幕后推手,消费者原本以为从此之后垃圾短信就能消声匿迹。当时,有关公司也有了积极态度,有关方面也作了积极反应,甚至还发布了专项通知整治垃圾短信,并组建了12321投诉平台。可是,一年过去了,不仅垃圾短信没有绝迹,而是幕后推手易人,依然甚嚣尘上。面临这样的尴尬,消费者怎能不气,怎能不怒?
垃圾短信之所以会满天飞舞,当然是因为其中巨大的利益空间。“短信一响,黄金万两”。发现了这样一座金矿,广告商、网络商与运营商难免要合计合计,寻思着怎样互惠互利,怎样将蛋糕做大。他们一合谋,手机用户就理所当然的要遭殃了。有被骗的,有被诈的,有掉以轻心上了当的,有不堪其扰患了病的……在利益的勾连和驱使下,广大手机用户被当成了信息接受的小绵羊。央视雷人揭密的同时,却曝出某知名运营商去年的利润达到1142亿元之高。这高利润的背后,恐怕多少与垃圾短信有些瓜葛。
垃圾短信泛滥,消费者很烦很无奈。几经投诉仍无改观,除了选择平静之外,真的没有更多招了。消费者的无奈,与有关部门“话语很重,措施很轻”分不开。有关专家直言,整治垃圾短信其实不存在技术上的重大障碍。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诸如实名制、黑名单、内容监管等诸多方式来围剿垃圾短信。有运营商在昨日能火线出台应对措施,显然也说明其早就具备围剿垃圾短信的相关能力。
消费者的无奈,也与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力息息相关。收到非法信息,如果没有发生犯罪结果,有关部门就不会受理,只是善意提醒“自己小心”;如果没有消费,相关部门也对广告短信无从查起;有的部门也称商业短信广告控制有点难……就这样,垃圾短信在很多时候就如一条泥鳅滑来滑去,你却拿它没辙。而在垃圾短信第一案中,赔偿诉求与诉讼费用的高额悬殊,至少在一定的程度上又堵住了司法惩治垃圾短信的大门。
现在,垃圾短信的源头已经清楚,相关的利益链条也日渐裸呈在公众面前,相信是有关部门对垃圾短信动真格的时候了。惩治垃圾短信,光说实在没劲,只有积极行动,才能真正缔造一个文明环保的手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