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月28日讯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进行的“儿童安全用药大调查”显示,我国儿童不合理用药高达12%—32%。国家食药监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3500多种化学药品制剂中,供儿童专用的不足60种,90%的药品没有儿童剂型。适宜儿童的剂型,例如粉末吸入剂、栓剂、糖浆剂、滴剂、气雾剂等,所占药品品种数都很有限。
我国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20%以上,但目前国内90%的药品无适用于儿童的剂型,部分特殊儿童药品甚至供应短缺。因此,我国儿童用药几乎都是按照“酌情酌量使用”或“根据医生指导用药”。这种“适当减量”的服药方式,不仅家长在用,连很多儿科医生也是这么做的。有数据显示,我国儿童用药中,有一半左右存在超量问题;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在每年死于不良用药的人中儿童占1/3。可以说,儿童安全用药一直是个令人揪心的话题。
儿童用药必须“量身定做”,而不是按照成人的量来模糊掌握,否则会给儿童的生命健康带来潜在威胁。近年来,在保证儿童用药的合理安全和剂型开发方面,临床医生和药物研究者都给予了极大关注,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儿童用药新剂型所占比重较小,开发速度缓慢,“供儿童专用的不足60种”即是例证。儿童药品中给药剂量不准确、相关信息不充分、药物剂型品种及规格单一、产品包装欠缺等现象依然存在,成为我国儿童用药安全面临的“拦路虎”。
对儿童药物的研发,政府应从国家安全发展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建立鼓励儿童用药研究开发、生产的配套政策措施。另一方面,需要对儿童药物的注册申请加快审评,同时配合药品定价和招标采购等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支持和引导政策。此外,还应建立全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将全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与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对接,对儿童尤其是新生儿药品不良反应资料进行细致分析,实现数据全国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