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局副局长张宏森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永不磨灭的现实主义精神贯穿中国电影百年”。换句话说,电影,可以看作是时代和社会的一个影像标本,是观察一个国家形象的窗口。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电影经历了三代人艺术风格的流变,诉说着几代人集体或私密的影像记忆,同时也在描绘着中国的面貌,展现着中国的气质。
回顾与总结,有许多角度可以叙说。如果按电影题材和形式粗略划分,我们更容易了解中国电影展现出的国家形象与价值脉络。
战争片,叙述英雄中国。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文化叙述中,都会习惯于追溯革命起源,塑造英雄传奇,提供终极承诺。在这一点上,中国电影一马当先,在改革开放30年里,不断深化。
从80年代的《血战台儿庄》、《开国大典》,到90年代的《红河谷》,再到新世纪的《集结号》,战争片从过去单纯的慷慨悲歌、气势恢弘,过渡到挖掘战争环境下人性的挣扎。爱国主义,不再是抽象的,不仅仅是集体的,更是由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一颗颗勇敢的心奠基而成。
战争片在场景与情节上的深化,国家、家庭、个人的三位一体,强化了人民创造历史的观念,丰富了中国人的英雄形象。这一过程也告诉世人,我们不仅有领袖,更有个人,塑造出了一个个重视个体,敢于牺牲的鲜活形象。
艺术片,讲述文化中国。如果说战争片展现的是一个国家的力量,那么艺术片则展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思想。概括来说,过去30年的艺术片,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为知识分子的冷暖人生;一类为乡土社会的世间百态。
前者以《芙蓉镇》、《天云山传奇》、《城南旧事》、《棋王》为代表。这些影片大都改自文学作品,故事发生的年代也不尽相同,但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反思。后者,主要以《黄土地》、《红高粱》等为代表,讲述乡土中国文化景观,此类影片突破了正统的政治历史,转向私人化的民间秘史,它们迅速走出国门,成为海外人士猎奇的中国脚本。
进入新世纪,中国景观的言说,在新生代导演中进一步演绎。这一点在贾樟柯等的电影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他们更多关照残酷的社会现实,关注边缘群体的边缘心理,艺术探索性强,但受众面比较窄。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上,还相对乏力。所以,如今许多电影人呼吁,在电影中要重视国家形象的构建。
娱乐片,呈现快乐中国。娱乐,总是与消费紧密相连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改善,中国电影娱乐消费的因素也与日俱增。
可以说,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主要依靠娱乐片来支撑。到《英雄》为代表的大片模式兴起,中国电影的娱乐色彩达到了一个新高峰。尽管很多人诟病大片模式,但也应当看到,它有效地把观众从家里拉到了电影院。
以《英雄》为代表的中国娱乐大片,相较于美国大片,显得有些“山寨”,模仿痕迹过重,但是,在全球化的消费时代里,在国家形象的传达上,它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有人说“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其实不无道理。
做个简单类比,“英雄中国”是骨骼,“文化中国”是血肉,“快乐中国”是食粮,30年来,中国电影为观众构建出了一个立体的精神文化生活谱系。虽然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从中能客观地看到我们的过去和未来。
塑造好中国人,也就塑造好了中国形象。在这一点上,过去30年的中国电影,总体上是可圈可点的,毕竟它展现出了一个充满活力、丰富多姿的中国。我们也有理由对中国电影未来有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