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6月25日讯 结合鸡西市保增长、保民生的工作目标,市农委从为“三农”解难题、促增收的角度出发,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出六条惠农措施,切实解决我市农业发展和农村民生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全面落实党的惠农政策,让农民得到实惠。他们首先把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等政策落到实处,保证党的政策惠及广大农民。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原则,做到“五公开、四不准”和“三到户”。以“一折通”的形式,按时、足额发放各种补贴。认真检查和抽查补贴面积是否准确,资金是否足额发放到户。对弄虚作假、违反补贴政策的及时纠正。层层建立种植管理档案,做到面积清、账目清、户数清、地块清,保证补贴资金发放不错、不重、不漏、不虚。目前,第一批3706万元的良种补贴资金已经发放完毕。
全力推广水稻超早育苗技术,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方面,重点推广了鸡西市自主创新的水稻超早育苗技术。市政府对采用水稻超早育苗技术的农户每户给予1350元的现金或物资补贴。今年,全市已投入3000多万元。各级领导干部、农业技术人员,采取包乡、包村、包育苗小区的办法,进行技术指导。市领导带队深入村屯,开展督导,严格保证育苗面积,坚持技术标准。通过示范推动等形式,召开秋季备土做床、春季扣棚、播种等现场会,推广水稻超早育苗技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报了我市推广水稻隔寒增温三膜覆盖新技术。目前,全市已建育苗大棚6000多栋,落实推广面积20万亩。
开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创建活动,带领农民走现代农业之路。在提高市、县(区)级科技示范园区的规模、档次的基础上,突出抓了村级科技示范田建设。通过农民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科技示范项目,教给农民学、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全市已建立水稻、大豆、玉米及特色经济作物等各类农业科技示范田近500个。
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机制保障。引导组织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专业合作社成为现代农业的助推器。重点发展了六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分别是产业拉动型、龙头带动型、销售服务型、资金互助型、协会带动型等。目前,我市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有40个。
加强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民生。选择确定了一批有代表性、辐射效应明显的第二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确定1个乡(镇)为试点乡,实施整乡推进。实施了“洁、房、水、路、能、绿”六大民生工程,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推行绩效考评制度,提高为“三农”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