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鸡西新闻网
>
热点关注
|
|
签发时间:2025-04-07 |
|
|
日前,多家银行都在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谈及调整原因,多家银行表示,此举是基于优化金融服务、风险管理以及成本效率等方面的考量。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已经有超过50家银行机构宣布停止无卡存款、无卡取款、扫码取款等各类业务。
例如,工商银行率先表示,其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现功能已于去年4月17日起暂停服务,客户可通过ATM机手机银行扫码取现功能提取现金,或在ATM机上插卡提现。
交通银行随后发布公告称,于2024年5月24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款功能中的预约取款服务。客户仍可通过交通银行智能机具办理有卡取款、扫码取款或前往银行营业网点办理取款业务。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从用户角度来看,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现金使用频率降低,银行相继关闭ATM二维码存款功能,与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相关功能使用起来较为繁琐等多种原因有关。
记者调研发现,部分客户认为银行扫码存取款操作繁琐,使用频率较低。北京居民王先生表示:“银行扫码存取款不太方便,首先得登录手机银行扫码验证,再选择账户,最后还得再输入密码才能存取款。本身平时使用现金的需求就不太多,如果实在需要,直接拿着银行卡去ATM机操作更方便。”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指出,从技术层面看,扫码存款等无卡存取款采用的身份验证安全性较低,也是银行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的重要原因。从影响方面,客户对于无卡存取款业务的总体需求不多,对银行而言业务量较小,客户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存取款,调整后影响较小。
“预计后续仍然可能有银行跟进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无卡存取款业务调整后客户需要带银行卡进行存取款,这样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客户的资金财产安全。从银行的角度看,也有助于其做好风险管理,并对降低运营成本有着积极作用。
银行人士表示,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银行需利用数字技术来改造业务模式、业务流程、应用场景等多方面内容。从现实情况来看,银行也在不断探索转型,强化金融服务水平,对现有ATM机功能进行优化升级。
|
|
来源:鸡西新闻网 |
作者: |
编辑:穆闻阳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