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6月23日,记者采访了来我市开展“追寻英雄足迹赓续红色血脉”主题活动的原东北老航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首任司令员、开国上将刘亚楼的孙子——密山市东北老航校研究会会长刘渊,聆听他讲述有关爷爷当年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介绍东北老航校的诞生和发展,以及密山市东北老航校研究会近年来开展活动情况。
聊起爷爷刘亚楼的性格特点,刘渊脸上流露出对爷爷的敬仰之情,他说,据爷爷的战友、部下们回忆,爷爷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尤其是他的时间观念特别强。爷爷常说:抓住战机就是几秒钟的时间,一但贻误就有可能被敌人打掉。爷爷也经常讲,物质的浪费是很容易被发现的,但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的流逝、时间的浪费是无形的,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地去忘我工作。爷爷经常交待身边的秘书,下发文件时要考虑对方的时间,一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事情,就不要说两句。打电话能够交待清楚的事,就不要再下发文件。要想尽办法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密山市东北老航校研究会从2016年开始,在中国航空博物馆发起“缅怀空军英烈,寻找烈士亲人”活动,活动意义非凡。谈起该项活动,刘渊眼前一亮,他说,9年来,研究会从最初寻找到老航校吉翔、蔡云翔、吴奇、孟进、朱学才、李熙川、张训益等烈士的后代开始,逐步发展到寻找不同时期的空军烈士以及他们的家人,帮助烈士亲人寻找烈士捐躯的安息之地,告慰烈士的忠魂。十年间,研究会先后帮助80余位空军烈士和家属团圆,我们用行动诠释了对英烈的敬仰与缅怀。刘渊还向记者详细讲述了一段帮助何谱长寻找哥哥何谱扶烈士安葬地的经历。
刘渊是第一次来鸡西参观位于密山市的东北老航校纪念馆,听讲解、看实物让他感受颇深。刘渊说,以前对东北老航校历史的了解,都是从书本和网络上得来的,当时感到非常震撼。讲到人民空军的成立,就不得不提东北老航校——人民空军的摇篮。老航校从无到有,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展壮大的,克服了种种困难,由最初的三十多人一直发展到近两千人。当时飞机少,没有教材没有教员,可就是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在3年零9个月时间里,培养出各类航空技术人员560名,为人民空军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当时在看这些资料时,一直有一个疑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为什么能够一直坚持?通过参观东北老航校纪念馆我最终找到答案,那就是有一种精神在支撑着他们,我们管它叫东北老航校精神。我总结了三点: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东北老航校的历史和精神,对于激励我们建设中国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好好传承,让东北老航校精神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