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雅思贝尔斯关于“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箴言,在麻山区英林学校巾帼志愿者邰迪慧身上得到了最温暖的诠释。扎根乡村教育十六载,她不仅是三尺讲台上的耕耘者,更是一位心怀大爱、躬身实践的巾帼志愿者。她将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融入到志愿服务中,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女性的担当,让志愿精神的芬芳在乡村、在社区、在需要帮助的人们心间静静流淌。
专业赋能:从三尺讲台到心灵港湾
邰迪慧深知,教育的力量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心灵的滋养与守护。这个理念促使她将志愿服务的半径从校园延伸至更广阔的社会空间。2018年起,她敏锐地关注到师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社会需求的迫切性,她先后通过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考试,凭借专业资质,迅速将所学回馈社会,她运用专业心理咨询技术,为师生开设“色彩疗愈”工作坊,为初四毕业生集体减压10余次,先后为20余名青少年进行个案心理辅导,累积志愿服务时长2300余小时,被麻山区团委、工会、司法局等多个部门聘为心理健康指导师。。
播撒火种:构建校园内外志愿生态
志愿服务,贵在坚持,更在传承。邰迪慧不仅身体力行,更致力于播撒志愿精神的火种。她以“大手拉小手小手在成长”为主线,牵头组建了英林学校“教师志愿者服务队”“教师子女志愿者服务队”和“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三支队伍的建设,不仅将教师们的奉献热情组织化、常态化,更巧妙地将志愿服务的种子根植于下一代心中,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校园内外薪火相传。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的深远意义。
暖心守护:解忧纾困温暖心人
邰迪慧的志愿服务,始终聚焦于最需要关怀的群体,尤其是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她曾应麻山区妇联邀请,为全区各村妇女主任带来“如何缓解焦虑”的专题讲座,赋能基层妇联干部,提升她们识别和帮助受困女性的能力。她曾为寻求司法调解的建国社区王女士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缓解抑郁状态,展现了专业志愿者在社会治理末梢的独特价值。
2024年6月,她积极参加鸡西市妇联组织的“爱心妈妈”帮扶活动,与一名留守女童结成“书香家庭”帮扶对子,暑假带领帮扶儿童参观鸡西市博物馆、图书馆。同年,被鸡西市教育局聘为“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工作室成员”,2025年被鸡西市关工委聘请为“关心下一代心理健康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她先后荣获“鸡西市最美女职工志愿者”“鸡西市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优秀志愿服务工作者”、2023年度“感动鸡西人物——最美教师”、2024年黑龙江省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鸡西好人”荣誉称号,她的事迹省市多家媒体报道。
作为一名深爱着乡村热土的教育工作者和巾帼志愿者,邰迪慧始终铭记初心,誓言将继续扎根乡村,用专业与爱心持续传递温暖,让巾帼志愿的芬芳在麻山大地历久弥新,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刘弋琳 记者 孙洪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