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4月14日电 记者(滕忠顺 滕范杰 许华 刘国辉 王茹 刘凤海 闫秋馥 张旭晖)3月28日,一场春雪染白了广袤的黑土地,虽然寒气袭人,备春耕的热潮却在田地间、大棚里、市场上涌动。
“2005年,虎林农业的重点是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突出抓好农业结构调整,绿色产业升级和农业保障体系建设。要在创税型农业(烤烟)、创汇型农业(出口蔬菜)、创收型农业(大鹅、有机食品)三个方面实现突破。”虎林市农委主任佟明波说起今年的农业生产,不但思路明确,而且充满信心。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单说养大鹅,一只大鹅纯收入将近20元,我们今年养鹅规模要达到100万只,比上年增长一倍,农民可收入近2000万元,比上年增收1000万元。”
当记者步入梨树区碱场村时,村党支部杜书记兴奋地说:“现在农民备春耕的劲头可高啦,国家下发的粮补款已全部发到农民手中,70万元贷款也全贷下去了,比去年多贷了20万呢,大伙儿正忙着买化肥、种子、农药、塑膜什么的。”
在鸡东县平阳镇永兴村,记者看到这里的农民正为春耕生产忙得热火朝天。走进村民古树连家,乡亲们正义务帮忙装今春要裁的甜瓜育秧筒,20多个人有说有笑地干着活。拖拉机驾驶坐上的录音机放着二人转,厨房里飘出炒菜的香味,一幅农家乐的景象,令人陶醉。
“今年种多少地呀?”朴实厚成的古树连喜滋滋地告诉记者,“除了自家的23亩地,又包了30亩,主要种大田作物,还种了10亩地的西香瓜,我种的香瓜好吃,能卖上好价钱。这年景多好哇,政府给了那么多好政策,干吧!”
虎林镇桦南村位于穆棱河南岸,这里土地肥沃,平坦开阔,新建的日光节能温室和塑料大棚鳞次栉比,村民们都忙得热热闹闹。
桦南村是蔬菜专业村,生产的元葱、胡萝卜、甜瓜远近闻名,尤其是引种的甜葫芦,成了出口创汇的“宝葫芦”。
青年农民纪清臣正在为春耕做准备,他家有10余亩地,两栋大棚,去年收入近3万元,今年他要好好整,怎么也得超过去年。
对购买农机的农民给予补贴,对农民兴建小型水利设施所需材料给予适当补助,买种子给适当补贴,现在的国家政策,不但让农民尝到了种地的甜头,更让大家放远了眼光,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大大增强。记者在虎林市农资市场看到,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热情空前高涨,几万元的农用车十分热销,一上午就被农民开走三台。花四万元买了一台拖拉机的忠诚乡忠信村盖长军说,“种地标准高,收入才能高,而提高种地标准,必须靠机械化,这种拖拉机在农村非常实用,有了它干什么活都不用费力,这两年国家接连出台的好政策,让农民越来越想把地种好了,所以购买农机具的多了,我们乡就有大中小型各类农机车辆600多台。”
一农民向记者介绍,孙继民承包了本村和外村的400多亩地,前几年家里经济不富裕,没钱购置大型农业机械,靠租用别人的农机种地。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农机购置补贴一下子调动起了他的积极性,他今年购买了一台大型农用联合收割机,价值20多万元,根据补贴政策,他能拿到3万余元补贴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