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4月21日电 记者(杨景春 赵坤)每天早晨,在鸡冠区南星街,人们时常可以见到一位赶着毛驴车收废品的老人,他耳不聋,眼不花,提着装有近100公斤废品的袋子来去轻松,让许多年轻人也自叹弗如。
这个老人就是89岁高龄的郭景元。从事废品收购十几年了,都说:“捡破烂儿”是个又苦又累又脏的活儿,可老人却从中品味到了人生的乐趣儿。
收废品的高龄老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辽宁省西风县农村种地的郭景元和老伴被大女儿接到鸡西家中安享晚年。当时大女儿郭宝芳刚从市橡胶厂退休回家,平日里闲不住就走家串户收废品。
看着女儿辛苦的样子,郭景元开始帮着女儿收废品,最初不熟悉路,女儿就领他在家附近转,然后再逐步扩大范围,一段时间下来,郭景元不仅对市区的街路有了了解,心细的老人还掌握了一些单位废品的积累量,间隔多长时间收一次等信息,老人每次出去都没跑过空车,原本复杂的工作轻松了许多。后来,老人干脆唱起了主角,女儿反倒成了帮忙的。
每天,郭景元7:30分走出家门,先走一些居民楼,再去打电话来预约的单位。收完废品后送到废品收购点。老人说,最好的时候能收到2—3车废品,但收一车废品也要浪费一天的时间,中午基本上不回家,饿了在外吃点啥,这么大年纪的人了,不苛求自己,有活儿时快点干,没活儿时在大街转转,呼吸新鲜空气,看看风景,心情不错。可每晚在7:30分前一定回家,收看天气预报是老人的“必修课”。它决定老人第二天的出行。
郭景元老人的老伴儿身体不好,经常吃药,自从收废品以来,老人说,我有了零花钱,老伴儿有了买药钱,何乐而不为呢?
信誉赢得客户
在世人眼里,收废品一般要边收边敲着锣,郭景元老人说,咱不用。他去收废品都是如煤机厂机关、鸡西矿工报社等一些固定的大单位。但这种联系不是一时建立起来的,来自长期以来的信誉。
收废品是个良心活儿。压秤、报低价在一些废品收购行业屡见不鲜,收废品十几年了,郭景元老人没干过一次这样的事儿。
今年年初,全国纸价上涨,一些单位打电话来预约老人上们收废品,一进门,老人准先报价:“涨了,5角钱0.5公斤。秤上更是不含糊,足斤足两。郭景元老人收废品还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凡遇见女同志,给钱时老人总要把零头变整头,26.30元给27元,他说:“别把我想歪了,青睐女同志,是因为她们一般爱较真儿,斤斤计较,莫不如让点利,大家都高兴。”
平日里,郭景元对生活要求极为简单,家常饭菜、粗布衣。每晚回家,老人不管多累,都把毛驴车打扫得干干净净,第二天出门,身上的衣服也整洁利索,干什么活儿得有个形象,老人常说。
另一种养生之道
废品收购是个又苦又累的活儿,十几年来,郭景元老人从中体味到的是另一种乐趣。赶着毛驴车走街串巷,可以活动腿脚,也是一种健身;每天要算账,老人又把它看作是锻炼脑力灵活,延缓衰老的一种养生之道。老人说不能闲着,一天不出门,就感觉浑身没劲儿,自己几十年的积累就可能功亏一篑。
凡是见过郭景元老人的人,都佩服老人身手敏捷。近100公斤装废品的袋子老人一天要拖上四、五回,上下楼梯十几趟,老人介绍这与年轻时的积累不无关系。以前郭景元老两口住在农村,空气好,每天坚持做农活儿,直至搬到城里大女儿家前也没间断过。老人一生不抽一口烟、不喝一口酒,身体素质特别好,但喜爱水果,尤其是酸性水果,每天能吃近1公斤。
今年已89岁高龄的郭景元被问及在废品收购行业还得干几年,老人宽厚地笑一笑,这么多年来一直把收废品当成一种健身方法,如果有可能,他会一直干到身体干不动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