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发时间:
2005-11-14
|
|
东北网鸡西11月14日电 记者(杨玉国)近年来,市就业局关心下岗职工疾苦,竭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办实事。通过开展“五送服务”,全力推进下岗职工就业工程,为下岗失业人员撑起一片蓝天。到目前,全市8万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占下岗失业人员的80%以上。
转变观念送真情
几年来,市就业局本着追求最佳的服务理念,先后开展了“情暖下岗职工、满意在就业局”和“扶贫解困送真情”等文明服务窗口创建活动。街道社区与下岗失业人员结成包扶对子,深入开展择业观宣传。并对他们中的4000多人进行了求职登记,向市内外用工企业推荐。同时市就业局引导组织500多户有特殊情况的特困下岗失业人员投入到小修理、小食杂店、餐饮、托老、托幼、家政服务等行业,实现灵活就业。原鸡东县纸板厂特困下岗职工聂凤荣在就业局的引导下,在县休闲广场附近开办一家冷饮厅,月收入2000余元,还安排5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
鼓励就业送政策
市就业局狠抓政策服务,适时制定了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并组织人员深入下岗失业人员家中面对面地讲解。还设立政策咨询站、宣传栏,为70093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同时他们还配合工商、经委、卫生等部门,通过设“税费减免政策服务窗口”,为8000多名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费414万元。四海煤矿下岗职工张晓坤领到《再就业优惠证》后,多方筹集资金5万余元,开办了美容院,还在鸡西百货商场、新玛特商城、鸡东四百商店等地设立了专营美容美发用品专柜,月纯收入1万元,并安置20余名下岗姐妹就业。
援助就业送岗位
几年来,市就业局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列为“百姓工程”,建立了区、街、店三级再就业工作机制,形成了市再就业服务中心、街道再就业服务站、社区再就业服务所三级服务网络。为解决下岗职工中“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市就业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委,掌握全市“4050”人员状况,建档造册。通过政府掏钱购买公益性岗位或对公益性岗位实行补贴的办法,开展援助行动。近5年来,全市投入资金1000万元,购买了3000多个保洁、保绿、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同时还通过中介和企业自行录用等途径,重点安置10774名“4050”人员再就业,还为他们办理了养老保险。
扶持就业送技能
针对下岗失业人员技能素质偏低的实际,市就业局从送技能入手,先后建起8座7000多平方米的再就业培训场所,认定再就业培训基地34个,创建培训基地7个,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再就业培训网络。从2001年至今,全市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8.5万人,其中6.2万余人怀揣技能重新上岗。从去年开始,市就业局因时、因地、因需地开展定期“订单式”培训,确定培训主攻方向,做大做强汽车维修、美容美发、电工、焊工、烹饪等34种培训专业。鸡东县就业局与广州、青岛、大连等地几家知名企业签订了计算机人才培训“订单”,先后培训计算机人才1000多人,全部输送到这些城市有关企业。鸡林乡的南日经过就业技能培训后,到南方打工多年,并在山东青岛市创办了一家民营袜子厂,年盈利150多万元。他富了不忘家乡,先后安置鸡西、鸡东的160余名下岗职工在他的企业里务工。2003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创业培训班42期,培训创业人员1573人,有900多人成功创办了自己的企业,直接带动就业人员3200多人,劳动预备制培训4000多人,增强了市场就业的竞争能力。
支持创业送资金
自2003年全市出台小额贷款政策以来,市就业局积极协调担保公司、银行等部门,在全省率先推行“捆绑式”服务,为下岗失业人员排难解忧。到目前,通过采取集体担保、联合贷款的方式,为1639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贷款2871.70万元。鸡东北华社区的李忠军夫妻双双下岗,没有生活来源,县就业局及时将创业培训信息反馈给他们。李忠军夫妻参加养殖技能培训,学会养猪技术。县就业局优先为其提供再就业资金,帮助他选场址,建猪舍。如今,李忠军夫妻在永安镇永鲜村创办了一家养殖场,年出栏生猪达100余头,生活日渐富裕,他们逢人便说:“是就业部门帮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
|
来源:
鸡西新闻网
|
作者:
|
编辑:
郭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