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发时间:
2005-12-16
|
|
市委宣传部学习“十一五”规划《建议》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课题组
“十一五”规划《建议》的基本精神
“十一五”规划《建议》的基本精神可以用“16778”来概括:
“1”即“一个新的历史起点”。经济发展总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一个时期的经济运行结果,客观上总是下一个时期继续发展的起点。“十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
“6”即“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六个必须”:(1)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必须加快新经济增长方式;(3)必须提高自己创新能力;(4)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5)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6)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十一五”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7”即“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七个主要目标:(1)经济增长方面,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2)资源环境方面,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3)自主创新方面,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4)改革开放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5)社会发展方面,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6)人民生活方面,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7)民主法制方面,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7”即“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七项任务:(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5)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6)深入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7)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8”即“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八个重要保障:(1)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2)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5)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6)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7)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8)党同志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框架
温家宝总理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年五年规划的建议》作了说明。对“十一五”规划的总体框架也作了科学的概括,即“五个一”:
(1)要坚持一个特点: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需要着重说明的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这次《建议》最鲜明的特点”。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十一五”规划的制定,是编制规划理念的重大转折和创新,标志以人为本将成为“十一五”规划的主线,规划将从过去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关注民生、规划民生。
(2)要始终把握好一个重大原则: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努力促进发展。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注意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不要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盲目扩大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实现经济平衡较快发展。
(3)要紧紧抓住一条主线: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产生结构层次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这是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矛盾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在“十一五”期间着力解决好经济结构的问题。
(4)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采取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已起来越尖锐,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实行根本性的转变,走新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以确保“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现。
(5)要坚持实现一个根本目的: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选择和结论。纵观从1953以来所制定的十个“计划”,由于没有以科学发展观为制定的指导思想,制定规划的目的是强调和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没有把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十一五”规划的制定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理念,是从以人为本的视角来强调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其必然把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
“十一五”时期需要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十一五”时期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有许多“两难”的棘手问题需要解决。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要把握全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特别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五个重大关系:
(1)正确处理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既要继续扩大投资需求,保持固定资产投资以合理的规模和速度增长,更要注重扩大消费需求,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要继续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国外需求。要把扩大国内需求和合理利用国外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的情况下,必须自觉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增进经济社会活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同时,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以引导和保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3)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在制定方针政策时,要考虑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也要照顾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利益,区别对待。地方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做好工作,但必须维护和服从中央的统一领导,自觉顾全大局,这是贯彻全国“一盘棋”的要求。只有把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都发挥好,才能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4)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发展经济、增加物质财富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只有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与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包含了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途径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可以说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过程的根本指导原则。“科学发展观”的初步表述见于2003年10月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当时还没有“科学发展观”的名词,领导人讲话和媒体报道中的说法叫“新的发展观”。2004年10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在中央全会上首次出现科学发展观的正式概念。进入2005年,领导人外出视察讲话中开始出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说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说,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必将对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指在独立自主的前提条件下开拓创新,运用知识创造财富的过程,包括原始性创新、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从而主动地拥有核心技术竞争力和合法的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要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绿色GDP
GDP是国家或地区内的居民在一年内所生产或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总和。但是,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成本并未在一般的GDP核算中得到反映,甚至破坏资源和污染环境也能为增加GDP作出"贡献"。为了校正传统GDP缺陷,世界银行在1997年推出了"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综合了经济与环境核算,是一种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可以理解为“真实GDP”,不但反映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反映了质量,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它能更为科学地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真实发展和进步,从政策导向上鼓励各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指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为特征,主要依靠物质要素的投入来增加产品数量,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为特征,主要依靠要素质量改进和优化配置来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统筹城乡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体表现为农村与城市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政治与经济和谐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
平衡增长
这是有关国民经济各部门必须同时协调发展的理论。平衡增长理论的前提假设是,经济不发达的国家,由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因此在其发展的初期,必须动员一切力量,振兴各业,才能打破长期的停滞状态。平衡增长理论的依据是“外部经济”以及供求的不可分性。“不可分性”,包括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情形。需求是指如果一国只有一家工厂,而且又无对外贸易,这样该厂生产的产品就会发生销路问题。供给也是一样,只有当大批工厂企业同时形成,它们才能够互为顾客,才会有广阔的市场,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平衡增长论既包括工业内部各部门应该有一个投资浪潮,也包括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平衡发展。
平衡增长理论
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该理论认为,在整个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中应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其全面得到发展,以此来彻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工业化或经济发展。平衡增长理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①强调投资规模的平衡增长理论,其核心是通过大推进式投资来克服经济中的不可分性,以推动各工业部门的增长;②强调经济发展如何起步、走什么样的发展路线的平衡增长理论,以摆脱贫穷恶性循环;③前两种的折中类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此中"节约"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其二,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即,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或用可再生资源),创造相同的财富甚至更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回收各种废弃物。这种节约要求彻底转变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深刻的技术革新,真正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实现手段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是指资金、劳务或其他资产由一方向员一方无偿转移。目前,我国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分为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类。财力性转移支付又称均等化转移支付,是促进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的主要手段。我国的财力性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等内容。专项转移支付是按照政府支出责任划分,对承办委托事务、共同事务或从事上级政府鼓励性事务的地方政府的一种拨款。一些专项转移支付在改善公共服务状况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具有均等化功能。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在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以使环境资源不致减少的前提下,实现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一词是在1980年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首次作为术语提出的。在此期间还提出了"可持续性"和"持续发展"等概念,"可持续性"是指社会系统、生态系统或任何其它不断发展中的系统继续正常运转到无限将来而不会由于耗尽关键资源而被迫衰弱的一种能力。其含义具有长时间内保护和养育的意思,常用来评价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影响,而"持续发展"意为连续若干年的发展,强调首先消除贫困,实现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概念应该是"可持续性"和"持续发展"的结合,既要考虑发展也要考虑环境、资源、社会等各方面保持一定水平。
生态成本
生态成本指生产中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耗费及其价值补偿。生态成本是完全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的成本范畴实际是指经济成本范畴,而未把客观存在的生态成本包括在内。经济成本和生态成本共同构成完全成本,两者在人们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同时产生。前者代表生产劳动过程中对经济资源的耗费及其补偿,后者代表生产劳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的耗费及其补偿。
城市群
城市群是指在一定距离内可以频繁隹反进行商务活动、由一个或若干特大城市为龙头,众多中小城市协调分布,城市间由农田、林地、水面等绿色空间相分隔,通过高效便捷交通走廊相连接的一种城市空间形态。城市群由于有现代化的交通相连接,不会降低大城市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由于是多中心的,可以防止单个城市过度扩张带来的“城市病”;由于城市是相对集中布局的,又可以避免分散型城市化带来的土地浪费。城市群已成为主要国家城市化的主体形态,既是创造就业和人口集聚的城市密集区域,也是支撑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区域。
社会保障指标体系
社会保障指标体系是用来反映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社会保障的规模、比例、待遇标准和社会效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当代世界各国都把它看做是一种理论和方法,成为政府编制社会保障计划,制定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依据,并为研究社会保障提供定量分析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政府为主体进行的分配活动,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制度安排。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和监督管理。与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建设型财政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公共财政具有公共性、公平性、公益性和法制性四个基本特征。公共性是指公共财政解决公共问题,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公平性是指财政政策一视同仁、无差别地对待所有的企业和居民;公益性是指公共财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己任,追求社会公益目标;法制性是指公共财政以法制为基础,实行规范管理。
新型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与传统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有三个特点:一、以信息化带到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二、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三、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农村面源污染
农村面源污染,又称农村非点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具有位置、途径、数量不确定,随机性大,发布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居民生活废物,包括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二是农业生产废物,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田中的农田薄膜和处置不当的农业禽畜粪便、恶臭气体以及不科学的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
城镇化
城镇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比重日渐减少,城镇人口比重日渐增多,这是城镇化一般表现形式。二是乡村文化向城市文化发展,城市文化在全社会的主导地位日益提高,乡村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小,这是城镇化深层文化特征。三是社会从业人员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从业人员逐渐减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越来越多,这是城镇化本质特征,也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和决定因素。
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是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反映一个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程度,是衡量一个金融机构承担风险能力的综合指标。资本充足率的分子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少数股权、重估储备、一般储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长期次级绩务构成;分母是通过对不同种类的资本产配之以不同风险权重加总后得到的风险资产总额。资本充足率在并表基础上考核,即对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金融企业,将其全部资产负债合并后考核其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监管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以资本总量约束金融企业风险资产扩张的监管办法,对维护银行体系稳健运行、促进金融市场公平竞争、保护存款人利益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建立金融企业正向激励机制的主要手段之一。
|
|
来源:
鸡西市委宣传部
|
作者:
|
编辑:
于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