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月12日电 记者(陈敏)这是一个无声的世界,面对一群失聪的孩子,甘于奉献的虎林特教教师们以真挚无私的爱,在特殊教育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辛勤地耕耘着,撑起了属于残疾孩子的一片蓝天。
特教学校的特点是备课量大、辅导量大、责任心强、封闭式教学,值班、值周、值宿二十四小时不离人。虎林特教学校的每一个教师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优秀共产党员、省级劳动模范孙克巧老师如今已是年过半百。在1976年组建特教学校时,她风华正茂,30年来,她把青春和爱心全都奉献给了她的学生。建校初,学校没有教室,她就拎着小黑板,把学生领到自家的炕头上上课。那时学校没有手语词典,孙老师就和同事到密山聋校去“取经”,硬是用绣花纸描下了厚厚的三大本手语图。听课时,孙老师发现鸡西的双拼教学非常适用,就虚心请教并画下了双拼手语图带回学校,这些宝贵的资料在当时犹如“及时雨”,为学校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至今,学校仍在沿用双拼教学。
2002年,学校成立了康复班,她又主动担负起了教康复班的重任。这个班6个孩子中有2个生活不能自理。弱智学生小强,入校前父母上班把他锁在家里,长时间养成了只要不如意就放声大哭和随地大小便的坏习惯,孙老师像慈母一样耐心教他坐尿罐,为他擦屎倒尿,时间长了,这个孩子养成了每天必须到校大便的习惯,并知道了大小便要坐罐,学会了自己提裤子。
另一位脑瘫儿刚入学时站不稳,上楼几乎是爬行,孙老师就当了这个学生的拐杖,不厌其烦地扶着他练习走路。开始这个学生怕摔倒,总是死死地拽着老师的手。有一次,因用力过猛,硬是把老师的拇指拽脱臼了。因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孙老师的手指积水了,疼得整夜睡不着觉,领导让她休息几天,可她去医院只打了一支封闭,贴上膏药又坚持上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她的不懈努力,脑瘫儿终于可以不用人扶着独自上楼梯了!
培一班的学生大部分是重度弱智,学生经常拉尿裤子里。年近50的班主任朱春华,既是老师,又是保育员,她经常为孩子擦屎洗尿裤,从不叫苦叫累。还有双重残疾的学生,经常有意外事故发生。一次,她班的一名学生癫痫病发作,全身抽搐,脸色苍白,十分危险。朱老师急忙为他掐人中抢救,当老师们闻讯赶来时,学生已经脱险了,而患有心脏病的朱老师却因高度紧张晕倒了,校长打电话找来的救护车拉走的不是学生,却是朱老师。当医生问明病因后,感慨地说:“特教学校的老师,工作真是太辛苦了!”
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喜事,而特教学校的于红老师在刚结婚几天时,她班的聋哑学生刘志良,由于年龄小、顽皮,小腿不甚在椅子上别折了。她立即抱着学生到医院进行治疗,医生嘱咐对伤儿要细心看护,她考虑到在学校学生多,值宿的老师照顾不过来,她毅然打电话给爱人,夫妻双双把学生抱回了自己的新房,细心地给他擦澡,洗衣服,新婚的丈夫又亲自下厨给学生做了可口的饭菜,晚上小两口轮流看护,直至两天后,他的父亲才扔下手中的农活,从偏僻的农村赶来,当得知这一切时,这位一向不善于表达的父亲流下了感激的热泪。
每当听到别人在谈论自己的父母时,年轻教师赵凤云总是会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泪。因为在父亲患肺癌晚期即将不久于人世的那段日子里,赵凤云为了所带的毕业班的学生,也没能更好的在父亲身边尽孝。当父亲念叨着她的名字闭上眼睛的时候,她却正在班级里为学生上课。
谁不爱自己的家庭,谁不爱自己的父母,可虎林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们就是这样,无怨无悔的把爱全都献给了残疾孩子,献给了特教事业。用爱的琴弦弹出了美妙的旋律,用爱的春风扬起了学生理想的风帆,用爱的长梯为来到这里的残疾孩子撑起了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