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3月6日电 (王植凯 隋业勤)“正义”必然胜利,“邪恶”注定失败,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全国转入白色恐怖的黑暗统治时期,中国革命处于低潮。在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八七”会议的指引下,我们党的地下组织从大江南北到东北边陲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
(一)
鸡西地区位于黑龙江东南部的中苏边境,与全国各地一样,自1927年至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各级组织陆续组建起来。1926年2月,中共北满地委派宁安县学校中共党员于明智、姜玉芝夫妇沿中东铁路东线中苏边境开展建党工作,在梨树镇首先发展梨树镇学校校长牛鹤九(牛汀浴)为中共党员,之后又在铁路和穆棱煤矿发展了一批党员。于1927年7月党的生日,在梨树路矿事务所建立了鸡西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梨树镇路矿事务所支部。
党的组织建立后,遵照中共北满地委的指示,在梨树镇内各行业、穆棱煤矿、铁路、农村等地宣传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主张,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军伐统治教育,激发劳苦大众和各界人士为争取民主解放而斗争。
随着党的队伍不断壮大,为适应形势与任务的需要,经上级批准,于1930年10月,建立了中共梨树镇区委。
1931年9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日本侵略军占领鸡西地区前,中共饶河中心县委领导人崔石泉(崔庸健),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派两名中共党员到鸡西地区开展建党工作,在鸡东边境一撮毛、柞木台子等地发展党员,组建了中共一撮毛支部和中共柞木台子支部。
1932年12月,中共绥宁中心县委(今穆棱市下城子)根据中共满洲省委指示,先后派8名中共党员到鸡西哈达河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发展一批党员,组建了中共哈达河支部。
随着各地党组织发展壮大,于1933年10月,中共吉东局决定将密山区委改建为中共密山县委(县委机关设在哈达河头段),同时又组建了中共平阳镇区委;并将中共哈达河支部改建为中共哈达河区委。
中共密山县委建立后,刚从苏联回国的刘曙华任县委书记。刘曙华扮装农民到鸡西地区各地指导各级党组织开展抗日统一战线活动,发展“反日会”会员,建立“反日会”和“反日小组”组织,仅一年之中,鸡西各地“反日会”组织星罗棋布。与此同时,在各地还建立了“妇救会”和“妇女青年会”等反日组织,筑成了反日钢铁长城。
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和反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建立了从哈尔滨、吉林省东部至虎饶中苏边境线地下交通网,为党的各级组织和抗联部队传递中共满洲省委和中共吉东局的指示。
抗战期间,由于党的组织与抗联部队的有力配合,不断地消灭日伪敌军有生力量。1945年在苏联红军的支援下,终于“正义”战胜了“邪恶”———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迫使日本关东军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抗日战争彻底胜利!
(二)
“八·一五”光复后,鸡西地区处于无政府状态。同年9月1日,伪鸡宁县公署行政科长丁家鼐网罗敌伪人员成立鸡宁县临时政府;丁家鼐以临时县政府县长身份,派人去长春邀国民党吉林省党部派员来鸡宁接收,组建了国民党鸡宁县党部和三青团组织,并网罗日伪军警宪村成立了号称“八大匪团”,乌云笼罩着鸡西地区,又陷于白色恐怖状态。
同年9月16日,东北抗日联军驻哈尔滨办事处主任李兆麟将军,根据党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阻止国民党北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指示,派原抗联五军特派员陶宜民为组长,杨公益为副组长到鸡西向东开辟革命根据地建设。工作组到鸡西后,工作组改为“东进工作委员会”。在苏联红军驻鸡宁司令部和中共牡丹江地委书记李大章亲自帮助下,组建了一支革命武装队伍,赶走了国民党鸡宁县党部和三青团反动分子,夺取了反动公安局大权,改组了丁家鼐建立的县政府,立驻了革命根据地。于1946年4月建立了中共鸡宁县委员会(对外称鸡宁地方办事处),中共东安地委副书记白如海(张子明)兼任县委书记,东委会主任陶宜民任副书记。同年5月13日,为巩固东安地区唯一的革命根据地,地委书记吴亮平到任后,中共东安地委(地委机关暂设鸡宁)决定白如海正式任命为中共鸡宁县委书记(对外公开),并将临时县政府改为鸡宁县人民政府。同年7月1日,鸡宁铁路局将鸡密线铁路修复,中共东安地委机关和军分区迁往密山办公。
通过剿匪斗争和土地改革,稳定了东安地区革命形势。中共密山县委、中共虎林县委和中共宝清县委相继建立,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