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5月19日电 小云山,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这里是鸡西版图的最西点。隶属麻山区吉祥村内,小云山屯因此山而得名。当地人说,小云山一名由来于山顶一遇云集便会落雨。祖祖辈辈,小云山成了当地住户生产生活的自然晴雨表。
小云山距麻山区十余公里,东经130°23′,北纬45°3′,屯里有农户140家,共470余人。据麻山史志记载,当年,小云山曾是抗日联军的游击基地,为抗日将士们的生长壮大,隐蔽休整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今天,小云山也为依傍它的小云山屯的百姓们提供着生生不息的山之给养——村民们四季与山为伴,采山既成了他们工余的乐趣,也成为他们生财的手段。
●这山这水这人家
小云山屯屯长葛世山家,地上铺着本色的实木地板,墙上挂着一幅毛主席“忠”字绣像。利落俊秀的屯长媳妇解惑说:那绣像怕是有40多年啦,是家里一个当兵亲戚带回来的。说话间,脸色红扑扑的妇联主任王喜荣大步流星地走进来,面对记者们对小云山的好奇,扳起手指,如数家珍:小云山最早的土名叫蚂蚁甸子,八十年代初,她丈夫和村里的几个主事儿的干部,在她家的热炕头上,商议着给蚂蚁甸子更名叫“红旗村”,都要定了的事啦,不知谁晃了晃头说:“红旗”这名字太重,咱普通百姓怕扛不住,还是扔下大头拽小头吧,守着小云山,就叫小云山村吧!自然,没说道儿。再后来,麻山区吉祥村合并了小云山村,这不,又把小云山村改名为小云山屯。
屯长忙碌着腾不出身来,王喜荣便自告奋勇地带我们去登小云山。
小云山山脚下,良田沃野,那些裹上“胞衣”的黄豆籽已点种在田窝内,好像累累的金秋就近在眼前。说说笑笑间,约四五十分钟的光景,就站到了小云山之巅,一览山丘处平缓逶迤,不失伟岸与灵秀。小云山地处长白山余脉,老爷岭之端的丘陵地带为自然区域分水岭,岗西归属八面通领地,岗东归属麻山区境内,从屯子里走到山边地头,约摸有5里多地。
今年的节气滞后,山上的达子香和杏花刚刚含蕊绽放,四叶菜、婆婆丁也刚刚泛绿成芽。王喜荣说:农闲的时候,我们就去采山,山上没什么野兽了,山兔、野鸡倒不鲜见,山蕨菜,蘑菇,木耳,应季时多得采不完。一个成手采山,一天能卖140多块钱呢,是个不小的收入。
山脚下、一洼山泉引来大家的惊呼。同行伙伴持杯接水,不禁感叹山泉水果然甜润清冽。这山这水这人家,处处律动着生命的盎然……
●小云山脚下的富庶产业
小云山脚下有一经济产业亮点,引起市区领导的关注和外地取经者的参观。这就是远近有名的“小云山种猪场”。令人新奇的是,现如今资产评估290余万元,成为麻山生猪基地的种猪场,却不见一只猪的影子。原来,这是一家全封闭的大型现代化种猪基地,引进的都是北京珍贵的优异猪种,对于猪舍和猪生长状态的管理,不出屋在电视里就能监控到。
小云山种猪场现有种猪150头,年出栏三千多头,近销市内广益城,远销八面通、绥芬河等地。
放眼望,四栋每处占地350平方米的猪舍,整洁气派,阳光下,规模恢宏。猪场负责人的儿子王双印,是八一农垦大学专修畜牧专业的高材生。难怪猪场管理的井井有条呢!小伙子一表人材,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所干的事业很满意也很有信心。据他介绍,眼下正在修建四栋更具规模的新型猪舍,这对于新种猪的引进和培育都会大有裨益的。物华天宝,借助小云山的灵气,种猪场会越来越壮观的,吉祥村也会越来越富裕的。
●听老人讲那抗日的故事
吉祥村是我市重要的抗日根据地。如果说吉祥村是麻山人民革命斗争的摇篮,不如说抗联将领陈振江领导的抗日队伍,就是麻山人民引以自豪的革命火种。在老抗联军属家,85岁的池淑清奶奶和记者席炕而坐,讲述起当年抗日的故事……
1935年,日军为了切断抗日队伍军需给养,隔断游击队与老百姓联系,强迫散居山区的百姓统一搬入大屯子里,实行“集团部落”。并在大屯周围筑高墙,墙外挖深壕,高墙四角设炮楼,派驻日伪守备队秘密监视。尽管如此,百姓们想尽办法,乔装打扮,带着粮食和布鞋,巧妙冲出层层关卡,送到山里的抗日联军手中。池淑清老人就是当年冒着生命危险运送食物的人员之一。老人说:“特别是给抗联传递情报,不管严寒盛夏,不管刮风下雨,每每都有豁出去的劲头。只要情报可靠,就必须冒险送到。”
75岁的时玉福老人给采访组讲述了他小时候听到的抗日逸事。那个年代,老百姓苦啊,鬼子归屯后,把村民都圈在一个大围墙内,开始我父亲给抗联送饭,后来就不敢了,因为回来晚,鬼子就在大门口盘问。咱村的马石匠就是因为送饭回来晚被抓的。鬼子五花大绑,要把他押送军营。天冷夜黑,马石匠穿着羊皮袄,路上偷偷地活动身子,渐渐挣脱了绳套,趁鬼子不注意,撒丫子就往山里跑。鬼子路生,不敢追,只在后面放了几枪。听说后来马石匠在滴道参加了抗联。
坚毅、淳朴的小云山人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与敌人顽强抗争;如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征程上,他们继承发扬着老一辈革命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麻山、为鸡西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默默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