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7月6日电 记者(陈敏)2004年教师节这一天,在教育战线上整整工作了28年的孙永君,作为全国模范教师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总理温家宝的亲切接见。
孙永君从教28年,从民办教师到正式教师,从班主任到教导主任,从教研员到校长。无论身处什么岗位,他都严格履行自己的誓言:把毕生奉献给钟爱的教育事业。
“教师为人师表,校长当为教师表率,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献身教育的精神。”这是孙永君当校长后言行的准则。孙永君于2001年正式接任宝东中心小学校长。刚上任不久,他的母亲患了脱肛病,手术后由于母亲年迈体弱,出院后生活不能自理,病情逐渐恶化,多少次就在他要离开母亲去学校上班时,老母亲却紧紧握着他的手不愿松开,一双渴望、期盼的眼睛里流出了串串泪珠。可想想学校一大堆的事等着他处理,他一次又一次强忍着泪水离开母亲去学校,直到母亲离他而去……
母亲住院到去世仅三个月,他常想:如果自己多陪陪母亲,也许母亲不会这么快离他而去。可面对亲情和事业,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
孙永君当校长是楷模,当教师更是出类拔萃。他撰写的论文《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以他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了数学教学的新途径。
常规的数学教学,往往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他注重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诱发质疑猜想,唤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通过生活故事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005年11月的《黑龙江教育周刊》“聚焦”栏目,以《以特色谋发展,办好寄宿制学校》为题,介绍了虎林市宝东镇中心小学构建“吃、住、行、学”四位一体的管理经验。经验集中体现了孙永君校长发挥团体优势、凝聚人心,使团队的每一员各尽所能、各负其责的领导能力。他想到了自己能做到,他想不到的,挖掘集体的智慧把应该想到的想得更周全些,他干不到的,选聘人才把该干的工作干到位。从寄宿学生怎样搭配饮食能吃好,到吃饭的时候如何保证学生井井有条;从学生大、小不一如何安排床位到制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从寄宿学生在校的安全到每次回家的路途安全;从创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到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凡是能为学生想到的就全部做到。因此,宝东中心小学在寄宿学生工作上的突出成绩受到了各级领导的称赞。
难道他们就真的像文章中介绍的那样好吗?同行当中难免有怀疑的。虎林市忠诚乡中心校的领导们就是想学真经、取真道,他们拉了一客车的人“突然袭击”来到宝东中心小学。为的就是看一下平时寄宿状况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结果不看则已,一看便服气了。
学校里140多人同时就餐,没有人乱跑,听不到喧哗,看不到浪费现象,就餐环境安静,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就餐习惯。因为各班级经常利用班队会进行文明就餐、饮食卫生知识、不浪费一粒粮食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不断增强。
走进学生宿舍,每一个房间都有一个温馨典雅的名字:“聪明屋”、“清心园”、“青苹果乐园”等等,都是学校发动寄宿学生自己起名字,再统一安排美术教师将名称设计成充满童趣图案的门牌。还通过开展优秀寝室评比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对自己这个“家”满怀着眷恋之情。
再看舍务室配备了医疗急用的血压计、体温计、感冒药、创可贴、红汞等,学校的校医昼夜二十四小时可出诊。为丰富寄宿学生的课余艺术文化生活,学校还开设了书法、舞蹈、英语、微机、体育、写作等11个兴趣小组。这样的管理,使宝东镇中心小学能成为鸡西地区寄宿制学校的品牌校,也就不足为奇了。
孙永君被评为“两基”工作先进个人,鸡西市教育系统先进个人标兵和全国模范教师。他所领导的学校连续三年被鸡西市人民政府授予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标兵”称号。被鸡西市教育局授予“标准小学”、“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和“校风正、师风正、学风正”标兵单位称号。连续两年荣获虎林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一类学校称号。
“最好只是一时的标准,更好是永恒的追求。要保持党员的先进性,用爱心和责任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孙永君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