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发时间:
2006-07-24
|
|
东北网鸡西7月21日电 记者(陈敏)在虎林市虎头镇的新岗村里,一个叫吴玉进的农民曾连续两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种粮大户”光荣称号,这一国家级的荣誉里面,包含着吴玉进辛勤劳动的汗水,更蕴含着一名党员的无私与奉献。
1954年出生的吴玉进,198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二十多年前从山东闯东北以来,他始终在新岗这块土地上摸爬滚打,八十年代初国家鼓励开荒,他便抓住时机,把别人看不上眼的“水线”和“漂垡甸子”翻过来种上大豆。头几年,由于排涝工程跟不上,耕地经常遭水涝灾害。于是,他请来水利技术人员为自己的新荒地进行了科学的规划设计,并在随后的几年中,他坚持开荒与排水并重的策略,不断提高耕地的抗灾能力。到1994年,随着自身机械力量的不断增强,吴玉进的新荒地排水工程全面配套,他的2000多亩中低产田反而成了村里的高产田,并连续多年喜获丰收,吴玉进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粮食丰产了,可是卖粮难的问题又接踵而来,2500亩耕地、近百万斤的生产能力,粮食生产的越多,积压就越严重。劳作之余,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并最终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的思路:实现粮食的自我转化,适应市场经济,顺应国家政策,才能使自己走出困境。于是他创办自己的家庭农牧场,通过养牛来实现粮食的自我转化。2003年年初,在镇党委、政府的积极支持下,他买回了60头基础母牛和两头种公牛,把养牛的“摊子”支了起来。在品种选择上,他坚持以本地黄牛改良为主,充分利用西门塔尔的杂交优势,大力采取秸秆饲料揉搓技术和饲料碱化技术,同时加大补充精饲料,逐步优化饲料结构,提高饲料饲草利用率。在创业的初始阶段,他就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当年年初买回的60头肉牛,年底就增加到近90头,到2005年年末,肉牛存栏已超过190头。据估算,农牧场的每头肉牛能产生1000元左右的效益,到2008年,吴玉进的饲养场将保持320头的年存栏规模,商品牛年出栏规模100头,年纯利润将达到30余万元。
尽管吴玉进头上罩着“全国种粮大户”和“鸡西市特等劳动模范”等耀眼光环,但他从不张扬。他深知:口袋富必须先富脑。为了提高素质,他常年坚持学习科学知识。他还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帮助村里的贫困户脱贫致富。特别是在党员与贫困户“一帮一”活动中,他大胆探索,孙林就是在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养羊大户,目前,孙林羊场的养殖规模已达到了500只,年效益可达3万元。在种植业帮扶上,他一方面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指导贫困户合理使用种子、化肥、农药,科学种田;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的经济优势,把贫困农户带到自己的农场,把最大的利润让给他们,并不计其数的对贫困家庭以资金支持。李玉盛是村里的贫困户,吴玉进不仅在经济上帮助他,在政治上也扶持他。目前,李玉盛已成长为村里的会计,在2005年光荣的加入了党组织。几年来,吴玉进累计为贫困农户提供资金达10余万元,利用自家机械为贫困户代耕面积达7000余亩。
|
|
来源:
鸡西新闻网
|
作者:
|
编辑:
郭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