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发时间:
2007-02-26
|
|
东北网鸡西2月26日电 一踏入腊月的门坎,过年的前奏便紧锣密鼓地拉开,年味也就在酝酿中浓起来。
这期间,吃腊八粥是将要过年的第一个信号。紧接着过小年,敬灶王爷,二十六除尘,写春联……递进的传统习俗,把年味酿造得更为醇厚。
村口的磨坊,吱呀呀没有一日闲下来,灌足油的豆灯点亮了小村的夜晚;这儿是女人们的天地,磨面的、磨糯米粉的排着队,清脆的笑闹声总是憋不住从高粱堆的空隙“蹦”出来,惊得刚落枝的雀儿“呼”地扑棱着翅膀逃去。
腊月二十八,是乡下小镇过年前最后一个集日,小小的集镇湮没在汹涌的人海里,勤扒苦做的乡下人,将积攒了一年的七彩希望丰厚地摆在了街面上,接着又被积攒了一年汗水的乡下人“富有”地买下;或者背去一袋子东西,回来时换成了另外的一袋子东西。小小的我们不敢造次,怕扎进了人堆摸不清方向回不了家;有幸随大人挤了进去的,没有看清花绿绿的东西,握在大手里的小手却被捏得生疼。这一天,村里家家蒸大白馍,户户包油渣包儿,整个村庄沐浴在暖暖的蒸馍香气里……即便是天寒地冻,人们也感觉不到冷,浓烈的年味暖和了人们期盼已久的心!
终于盼到了年三十,村村野野“嗡”地沸腾了,争先恐后的鞭炮声是欢乐的心声,劈里啪啦,炸得孩子们的心嘭嘭跳,油然而生的那股高兴劲儿迫不及待地欲与其他小伙伴交流……团圆饭后,邻里们便热烈的相互串门、彼此祝福;一捧刚起锅的热乎乎的南瓜子、花生便是暖心头的问候。孩子们开始满村子里跑,口袋里鼓鼓地塞着东家西家的糖块……
村里人家的小油灯整夜不熄,孩子们也几乎彻夜不眠。
正月初一,村子宛如精心装扮过,红彤彤的春联,写满火红的诗句,一句句火火爆爆的诗句点燃了新的希冀;吉祥灿烂的年画,包含着喜庆和吉祥,成了村庄一道别致的风景;一年换一次新衣的伙伴们,相互都有点害羞地在人前亮相,接着争抢着交换口袋里的零食……
这段日子里,锣鼓、笙乐声掀翻了天,以村为单位的乡土气息浓郁的娱乐节目纷纷登场,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村子的色彩更加鲜亮了。真有些不知今昔何夕,正月十五过了元宵节,还要过十六,硬是从浓厚的年味里拔不出脚儿。
整个正月,小村、小镇、人都醉在无比的欢乐里。
|
|
来源:
鸡西新闻网
|
作者:
启雯
|
编辑:
于鸿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