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6月4日电 沈默君撰写的《红灯记》,无论关里关外,也不分南方还是北方,不论男女老少都会唱,唱得不及的人也愿意听别人唱。但是,《红灯记》是发生于鸡宁(今称做鸡西)的故事,主人公李玉和(原名张玉和)是鸡西人,你相信这是真的吗?是真的。
破解龙潭
《红灯记》开场李玉和唱到:“手提红灯四下看,北满派人到龙潭......”这唱词的开头一句,交代职业是铁路工人的信号。而后一句中的“龙潭”是隐讳的地方。
龙潭做为地名出自《西游记》。看过《西游记》的人,会记得孙悟空为寻找得心应手的武器,来到东海,下到龙潭,进入水晶宫找龙王借武器......这时如果反问一句:“龙潭在那里?”对方不加思索脱口而出:“龙潭在东海!”“那么,东海在那里?”“东海在鸡西!”
东海为鸡宁(今鸡西)所辖,车站位于一九三五年修筑的牡丹江、林口、鸡西至虎林的铁路线上,为防备抗日武装的袭击,日伪将东海、永安等直至虎林沿途各小站建筑成碉堡式的“票房子”。大一些的车站筑有炮台,东海车站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还保留着很狭窄原始状态的只能售票、无地候车的票房子。
现在京剧《红灯记》中的李奶奶对李铁梅述说家史:“爹不是你的亲爹,奶奶也不是你的亲奶奶,咱们祖孙三代本不是一家人。你姓陈,我姓李,你爹他姓张,原名叫张玉和”。
敌伪档案中的李玉和
在关于鸡西的敌伪档案中,记载着十几个被抓捕的八路军情报员中,曾发生三起李玉和被抓捕的案件(摘抄)。除李玉和之外,没有二次被抓捕的人员,他人仅发生一次就有去无回,杳无音信。而李玉和不然,竟三次被捕,下面的往事,就真实的记载李玉和是鸡西人。
第一次抓捕的李玉和,原名张玉和,职业东海车站苦力、华北八路军情报员、参加过“二.七罢工”,被密侦告密,在东海车站被捕。
第二次被捕的李玉和,原名张玉和,梨树镇铁路工人、华北八路军情报员,被密侦告密,在梨树镇车站被捕。
第三次被捕的李玉和,华北八路军情报员,在东海车站北部八铺炕被捕。
这是敌伪档案记载的李玉和在鸡西辖区内曾三次被捕的经过,不是道听途说。
《红灯记》中的李玉和
《红灯记》中的李玉和在最后一次被捕临刑前,李玉和唱到:“临行前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鸠山设宴和我交朋友,千杯万盏会应酬......”表明他昔日与鸠山有交情,明抓暗保,鸠山还得用酒宴招待他,还会回来。
梨树镇宪兵分遣队
文中提到梨树镇,它在鸡西与穆棱县之间,是中东铁路分叉上的终点,原先归穆棱县管辖,后来归划鸡西。划归鸡西宪兵队的有绥阳县宪兵队、绥芬河宪兵队、东宁县宪兵队等国境地带的宪兵队(日寇“陆军特务机关”“分派机关”亦然),梨树镇行政也划归鸡西。
鸠山与鹫山宪兵队长
在“日本鸡宁宪兵队”和“梨树镇宪兵分遣队”的资料记载里未发现有鸠山宪兵队长或宪兵,而在“日本穆棱县宪兵队”的资料记载中有鹫山任队长,这样看来,戏剧中的鸠山是现实中鹫山的影子。
我认为李玉和第三次被捕,是与梨树镇旅馆掌柜(南方人称老板)密侦梁某告密有关系,鹫山为不暴露同情中国人的遭遇,如有密侦告密,该抓的抓,该判的判,显得积极效忠天皇,可谓着装是日本天皇的兵,卸装是中国人的朋友,李玉和在北部八铺炕被捕,判决后把人带走,带着鹫山的名片,梁某和李玉和分别被放走了,带上宪兵队长的名片,见名片如见本人,畅通无阻,这一切全是鹫山安排的。
《红灯记》的作者沈默君是当年的李玉和
《红灯记》作者沈默君种种迹象表明他就是当年的李玉和,而梁一铭、云燕铭,我看好像是梨树镇旅馆里被抓捕的八路军情报员。
《红灯记》作者沈默君是当年的李玉和(原名张玉和)。
1.《红灯记》作者沈默君,如果不是在鸡宁(今鸡西)东海火车站被日寇抓捕的李玉和(原名张玉和),从逻辑上讲,在沈默君笔下怎么能写出在姓名、职业、时间、地点、经历等方面与关于鸡西敌伪档案中的李玉和(原名张玉和)雷同的人物作品。这样一来就有三个“李玉和”是一个人,严格地说三个张玉和是一个人,也可以证明鸠山(鹫山)是中国人的朋友。2.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东北光复了,来了共产党八路军,这时《红灯记》作者沈默君为什么不敢将自己过去的八路军情报员身份向组织交代,这个问题绝对不可以当作否定沈默君就是李玉和的理由,这是个迷。这个谜底还是不揭示为好。
因为被他接待的人都是化名、假名,什么王老五、张老二的,没有真名实姓的,这是规矩,到那里去找证人,在政治帽子满天飞的年代里,对沈默君来说,弄不好会给带上叛徒、特务的帽子,岂不是引火烧身了嘛。
再说指挥他活动的上级,也不一定是真名实姓,在《林海雪原》中少剑波都叫他203首长,这是很好的例子。况且在敌后打游击,有战斗就会有牺牲,时间已过去八年,根据地从无到有,上述各种因素,都是失去联系的原因,一句话,就是找不到着证明人。
沈默君面对自己这段历史只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