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0月29日电 面对着校友、荒友、朋友范士光在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近5年写的50多万字的手记,我先是惊愕,继而赞叹,终于不由得衷心敬佩了。他在生产建设兵团5年期间,能够坚持下来,一天不落的写日记,锲而不舍,点点滴滴汇成大河,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恒心是根本做不到的。
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其人数之多、涉及面之广、社会影响之深远,令世人瞩目。今天,以知青上山下乡为题材的小说、影视、歌曲、绘画及回忆录等作品所形成的知青文化情结,大都是老知青用自己的心血和笔墨,深情地描绘当年那一段色彩斑斓的人生轨迹,重温那些酸甜苦辣的逝去年华。他们说:“不堪回首,却要回首。那段特殊而平凡的历史,既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不幸,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自豪。艰难困苦生活赐予我们的恰恰是无价的财富。勇敢、执著、坚韧、奋进。我们理解,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的平凡劳作。我们今天仍然平凡,平凡也将成为历史。”这正是中华大地千百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以青春和血泪谱写的历史回声。
岁月在流逝,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长达10年的知青上山下乡历史风云,必将成为文学艺术的不败主题。但这远远不够,历史需要正视那段岁月,人民需要了解历史的真谛。而士光先生的《兴凯湖军垦岁月》的日记,就“更真实地记录了我个人的心路历程,记录了知青队伍的演化经过,记录了兵团农场的兴衰史实,记录了时代变迁的清晰印痕”。
说起日记,不由得引起我一些感慨。
日记从来就是我国悠长文化史中一个有独特功能的宝贵成分。唐宋以后,一些政治家、官吏、学者文人,爱用日记(或笔记)记下自己从政、治学、交友、行旅的种种经历见闻。日积月累,斐然成章。唯其真实,所以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也成了历史学家重视的资料。文人作家的日记,同样为研究者视为珍宝。
范士光,1968年5月23日作为知青,来到兴凯湖农场。在生产建设兵团5年期间,先后任班长兼连团支部书记,营部书记,营直属排长兼营部党支部副书记和团支部书记。他所写下的50多万字的手记,既有他作为一个兵团干部的个性特点,又有当时所有兵团知青的共性风格。
说它有个性特点,是因为这部日记:
一是他的工作日志。二是他的生活感悟。三是他思想改造的记录。四是学习札记。五是难忘的大事记。如珍宝岛事件,“一打三反”运动,“九·一三”事件在兵团知青中的反映,在日记中都有所体现。
说它有共性风格,是因为这部日记,再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知青生活片断,展示了一个时代和一代青年朝气蓬勃、艰苦奋斗、勇于面对生活的生动画面,读来令人回味,催人奋进。
不管改革怎样深入,历史怎样变化,人们对40多年前的许多事情已经逐渐淡漠,但一提起上山下乡却记忆犹新。40多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反思。大家确信,历史终将作出公正的结论。
我也是一个上山下乡的知青。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我和士光先生一样,终于熬过了那个“火红的年代”、“非常的岁月”。读士光先生《兴凯湖军垦岁月》,回忆逝去的年华,我和他自然会产生思想的共鸣。
虽然皱纹已经无情地爬上了额头,心底仍抹不去昔日青春的感受。我们都经历过20世纪中国大地上狂飙一般的一幕———上山下乡。我们把青春的汗水、泪水和热血,挥洒在古老荒原,大漠黄土。奋斗与挫折、豪迈与感伤、憧憬与失望、困惑与猛省、狂热与沉思、追悔与自信、痛苦与幸福,人生的万千感受,我们在青年时代如此集中地体验过。于是范士光打开了他尘封几十年的珍贵日记,一旦追忆起这段如烟的往事,我和他总禁不住要百感交集。
这日记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心路历程的写真,也是当时社会背景的真实记录。它充满了时代的啸音和个人历史的风采。以史鉴今,意义深远。
我和士光是校友,都是六十年代鸡西一中的高中毕业生;我和士光是荒友,都在1968年加入了上山下乡大军:我和士光是朋友,返城后,曾同在一建公司、市委宣传部、市政公司,都当过秘书、科长、党委书记。士光为人坦诚,办事真诚,信仰忠诚。这些良好品行的养成都是在兵团铸就的。他的日记就是印证。正如本书编辑者北渔先生所说“在那个倥偬的岁月里,能珍惜时光,使卓越艰苦的日子,过得充实而闪烁出光辉,实为罕见。每天都在宝贵的有限的休息中抽时间工工整整地写下所见所闻,非有信念及高超的毅力者是不能为之的。不论如何,在那个年代,对党对祖国的最崇敬、最忠诚的心是最纯洁而高尚的。这不仅是士光一个人的,而是属于那个时代的。
正是:
负笈为子做读陪,
心随翰墨布芳菲。
兴凯岁月起封尘,
军垦日记树史碑。
公司有缘文为友,
市政任职紧相随。
多情最是如椽笔,
联结京津与北陲。